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講話指出:「改什麼、怎麼改必須以是否符合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為根本尺度,該改的、能改的我們堅決改,不該改的、不能改的堅決不改」。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國家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祁凡驊,接受《多維新聞》採訪時表示,講話體現了這一屆中共中央領導集體對40年改革開放整體進程的歷史定位,對中國的道路選擇明顯更加自信,對於「政治體制改革」等問題也有了更為清晰、明確的認識。
多維:如何解讀習近平提出的「新三大里程碑」?
祁凡驊:這是中國進入「新時代」後,中共中央對於改革開放的歷史定位。習近平這個表述不單單提到改革開放,而且把正在進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也包含進去,實際上講的是對於整個改革開放40年的歷史定位,而不單單是鄧小平時代的改革開放。
我覺得這是這屆中共中央領導在重大事件當中明確的政治表態,同時也回應了中國社會的一些關切,因為近幾年社會當中也出現一些思潮,認為中國現在的路線是不是和鄧小平當年確定的改革開放路線不完全一致,這種思潮也讓一些民眾感到困惑。現在領導層做出三大里程碑這個定位,包括這次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實際上是給出了一個明確的答案和回應。
多維:與胡錦濤10年前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相比,習近平這次的講話對中共歷代領導集體都給出了個清晰的評價,特別是對於江澤民和胡錦濤給予了高度肯定,你對此有何看法?
祁凡驊:這次大會紀念的是從鄧小平主持改革開放到2018年的現在,這40年中當然包含了江澤民、胡錦濤等前任總書記的執政時期,所以習近平在講話中對兩人給予充分肯定,也是必不可少的。
多維:習近平在講話中提出改革開放40年積累的九條經驗,即「九個必須堅持」,與胡錦濤於十年前所提出的「十個結合」,可如何反映出中共的執政理念和執政思維有甚麼改變?
祁凡驊:應該說中國目前對自身所走的道路和體制,自信程度更高了。胡錦濤發表「十個結合」的時期,中國還處於對發展道路的探索過程當中,現在中國對道路選擇明顯要更加自信了、更加堅定了。
從理念來談,中國要想從「發展」走向「卓越」的一個重要路徑,就是「堅持核心、刺激進步」,那麽這次習近平的發言中明確總結了哪些是要堅持的,特別是談到改革不是所有都要改,哪些該改革、哪些該堅持,必須是很清晰的。所以未來中國在發展這個層面是會不斷做出改革的,如何促進經濟發展、如何促進社會全面發展,會有不斷的變化、不斷的創新。但是在基本的政治道路、政治制度、政治體制等方面,一定是要堅持核心不變的。
多維:在十年前的胡錦濤的講話中,曾提到「不斷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反觀習近平這次的講話沒有提到「政治體制改革」這個詞,這是否意味着中共領導層對處理「政治體制改革」的思路已經發生了變化?
祁凡驊:應該說發生的不是根本性的變化,而是對這個問題的認識更清晰了。以往中國在學習西方經濟發展經驗的同時,會有一些聲音認為中國同樣也應該學習西方政治的一些治理經驗。而通過近十年來國際國內環境的變化,領導層已經清晰認識到,向西方學習不必要是全方位的,中國自己積累的執政經驗,特別是習近平談到中國有幾千年的文明傳統、有幾千年的治理經驗,中國有自己的治理優勢,有需要傳承的地方。在這個層面上,對政治體制改革的認識與過去有所不同。
中國的民主制度是協商民主,這是確定的。在法制改革層面,中國今後可能會向西方學的更多一點,不斷推進法制化的進程。中國的政黨制度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制度,這個會堅持,不會學習西方的多黨的輪流執政,答案是比較清晰的。
多維:所以這是你所理解的習近平所說的「該改的、能改的我們堅決改,不該改的、不能改的堅決不改」的具體內容?
祁凡驊:對,其實也不能說是改不改的問題,實際上習近平是在談改革過程當中的堅持。這也是從中國過去的改革經驗總結出的,哪些應該繼承發揚的,哪些應該不斷繼續探索和創新。
多維:習近平講話中提到,「在中國這樣一個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13億多人口的大國推進改革發展,沒有可以奉為金科玉律的教科書,也沒有可以對中國人民頤指氣使的教師爺」,似乎明確指向了當前的現實,你對此有何看法?
祁凡驊:習近平作為國家最高領導人,他講的話肯定都不是隨意的,這個表述更多的是在談中國自己的特殊性,是對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或者說社會主義治理思想的闡述,即中國不會去追求同其他國家完全一致的發展模式,而是會走出一個兼容並蓄的道路,基於中國文化、中國背景來解決中國問題。
多維:但很多聲音認為習近平這話是在說給美國聽,因為從目前來看,美國在貿易戰中對中國提出的核心要求基本都訴諸於中國基本經濟制度,很有些「頤指氣使」的意思,你對此有何看法?
祁凡驊:我倒不認為這是在經濟制度方面進行回應,經濟問題依然是發展層面的問題,中國在發展層面想要爭取世界更多的認同和理解,這樣才會有更多、更順暢的合作,所以這個回應應該是針對政治層面。
多維:比如說美國方面近一段時間以來帶着意識形態的有色眼鏡對中國進行的攻擊?
祁凡驊:對,在政治層面回應的意味更重。經濟上具體的管理方式、制度設計,中國更加傾向於對方能夠理解,從取得共識、相互合作的角度出發,而不是與西方國家對着幹。不管中間有甚麽曲折,合作共贏是未來世界發展的大趨勢,只是在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形態的「搖擺」,但也不會改變整體的趨勢,這是中國在發展層面的考慮,但是在政治層面上,中國有自己的堅持。
多維:習近平在講話最後強調了「信仰、信念、信心」,這同樣與當前中國的國內、國際形勢緊密相關,你對此又有何看法?
祁凡驊:當然目前中國的經濟增速有所下滑,與美國的貿易糾葛還處於商榷解決之中,包括像華為這樣的企業也面臨着其他國家一些相應的限制,有人可能會懷疑是不是我們在管理方面還是哪一方面做的不對?我覺得習近平的講話就是在回應這些的內容,堅定信心、堅持信仰,大部分問題還是要在發展中才能解決。
多維:這次紀念大會對「改革開放傑出貢獻人員」進行了表彰,在100位「改革先鋒」中,民營企業家超過了20位,這是否算是對民營經濟的一種肯定和鼓勵?
祁凡驊:我認為是的。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民營企業是一支重要力量,這是不可爭辯的事實。前段時間有觀點認為民營企業甚至應該逐漸「離場」,實際上這是一些人的政治投機行為,把民營經濟遇到的困難看成是民營經濟在中國沒有發展空間了,錯誤的認為中國好像要走回頭路了。此前習近平已經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有過明確表態,這次表彰是對那些投機性觀點再一次的有力回擊。
多維:習近平在第一個「必須堅持」中說到,「應變局、平風波、戰洪水、防非典、抗地震、化危機」,當中的「平風波」顯然是指「六四事件」,這是否意味着中共會在今後繼續加大對於「六四」的脫敏程度?
祁凡驊:敏感問題總要有一個歷史的定論,不同階段的領導人對這個事情的定論可能會有所差異。
多維:新華社的《改革開放四十年大事記》中依然將「六四」定性為「北京發生的反革命暴亂」,這是否意味着中共短期內不會改變對「六四」的定性?
祁凡驊:應該是的,作為政治態度來說,基本不會出現剛表態、剛定性就發生變化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