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局】3月10日,截至發稿時間,韓國第20屆總統選舉計票工作於當地時間5時30分許完成99.79%,保守派在野黨總統候選人尹錫悅獲得1,636.5萬票,以48.57%的得票率鎖定當選總統。
進步派執政黨候選人李在明獲得1,611萬票,得票率47.81%。李在明已於10日凌晨承認敗選。
親進步派的正義黨總統候選人沈相奵於當地時間2時宣佈敗選時,得票率僅為2.24%。而在選舉前的3月3日,民調支持度排名第三(徘徊於7%至8%之間)的國民之黨候選人安哲秀宣佈退選,轉而支持尹錫悅。
據KBS、MBC、SBS三大電視台與選前公佈的聯合出口民調顯示,尹錫悅在首爾地區以50.9%領先李在明(45.4%)。尹錫悅在保守派的傳統票倉大邱(72.7%)和慶尚北道(72.1%)獲得壓倒性勝利。李在明在進步派票倉光州(83.3%)、全羅南道(83.7%)和全羅北道(82.6%)優勢明顯。
尹錫悅出身檢察官,曾於2019年7月至2021年3月期間任韓國檢察總長。2019年,尹錫悅曾徹查文在寅親信、前法務部長官曹國家人舞弊一案,因而與執政黨交惡,與保守派廣結良緣。從2021年3月辭職從政,到2021年6月底宣佈競選總統,7月底加入最大在野黨國民力量並於11月在黨內初選勝出,尹錫悅是韓國直選總統以來,上升最快,且首位沒有國會議政經歷的總統。
面對樓價高企、政府貪腐、貧富不均、青年人就業困難等一系列難題,對比李在明「政府應扮演更主動角色」的主張,尹錫悅則更傾向於小政府,推動市場主導的解決方案和放鬆監管——譬如他曾抨擊每周最多工作52小時的勞動政策,以「讓低收入者以低價得到食品」為由主張放鬆食品安全管制等等。
在國際問題上,尹錫悅並無相關資歷,不過綜合其過往言論,以及保守派的基本立場,可預估其新政府會採取更為強硬的對朝政策,韓美、韓日關係亦會有所好轉。在與中國的關係方面,韓國歷屆政府皆重視兩國經貿往來,然而有鑒於首爾對朝鮮、對美的取態,中韓關係亦曾發生諸如2016-2017年部署薩德(THAAD)事件的危機。
1987年韓國修憲以來,歷屆總統都當選過一次議員,且多數出任黨首,領導力受到主流政界認可。然而此番無論是進步派候選人李在明(歷任城南市長、京畿道知事等地一把手),還是多年任職檢查機構的尹錫悅,都沒有國會經歷。進步派和保守派兩大政黨雙雙提名無國會資歷的總統人選,被普遍視為韓國選民對韓國政治文化的不信任和抵制。
而在這一次大選競選過程中,相較於討論政綱,尹錫悅與李在明更多被關注的還是二人相互的人身攻擊。是以這次大選也被視作「不受歡迎者的競逐」。據KBS、MBC、SBS三家電視台發佈的出口調查結果,共4,195名應答者中有49.3%的人回答對自己所選的候選人不太滿意。「對自己選擇的候選人感到滿意」的應答者佔47.6%。
尹錫悦當選韓國總統 中韓關係或生變
韓國最大在野黨總統候選人尹錫悦於3月10日贏得第20屆總統選舉,將於5月10日正式就任韓國總統。外界普遍認為,尹錫悦引領的韓國政府外交方面將以美國為重,屆時中韓關係可能會生變。
據韓聯社3月10日報道稱,尹錫悦執政後的中韓關係走向備受關注。各方普遍認為,尹錫悦政府的外交基調將以美國為重,屆時中韓關係可能迎來新局面。
報道指出,從尹錫悦的競選綱領來看,他提出的政策重點在於加強韓美同盟關係;從其負責外交安全事務的幕僚陣容來看,國會議員趙太庸、前外交部第二次官(副部長)金聖翰等「美國通」居多,而「中國通」陣容則相對薄弱。
尤其是尹錫悦還提出了「重建韓美同盟關係和加強全面戰略同盟關係」,其中就包括四方安全對話(Quad)、「薩德」反導系統等可能成為中韓關係發展變數的話題。
韓聯社認為,在中美戰略競爭趨於白熱化的情況下,若這些綱領得到落實,中韓關係有可能陷入僵局。
雖然尹錫悦的競選綱領也包含了促進中韓對話的計劃——綱領指出,中國是韓國的最大貿易夥伴,在解決朝鮮核導問題方面,兩國有着共同的目標。因此韓方有必要與中方保持和發展合作關係,並將在互相尊重與合作的基礎上推進對華外交工作。
綱領還提出,在各領域加強雙邊合作,促進高層交流與對話。然而,在「重建韓美同盟關係和加強全面戰略同盟關係」的大前提下,所謂保持和發展中韓合作恐怕很難達成。在許多人看來,中韓關係惡化幾成必然。
當然,也有學者對此持不同意見。他們認為,不能以競選期間的言論去斷定尹錫悦將來的對華政策。
中國遼寧大學資深教授呂超此前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便指出,韓國大選造勢類似美國,因此,很多有關中國的聲明,首先是以選民為導向。但中韓關係整體發展框架相對穩定,不會受什麼「政治風向」的影響。
呂超稱:「韓國大選期間的一些言論是為了在競選期間拉選票,與美國大選時期總統候選人做承諾的行為相似」,「我個人認為韓國大選對未來的中韓關係不會產生較大影響,中韓關係也不會在選舉後發生戲劇性的突變」。
他表示,對韓國而言,所謂「安保靠美國,經濟靠中國」幾乎成為各個黨派的共識。新政府在一些細節方面可能會有所調整,不過「即使在野黨獲勝,在涉及台海等中國底線的問題上,韓國與中國達成的基本共識不會發生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