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連鎖牙科 福斯曼資金鏈斷停診 深圳醫生失聯成都員工討薪 創辦人:幾天內解決

【中华】內地知名民營牙科服務機構福斯曼(FourSmile)近日突然「爆雷」,全國各地多間門店關閉停診,深圳福田區分院主治醫生「失聯」,廣州門診部拖欠員工3個月工資,上海、成都等各地近千患者面臨後續治療問題,有不少人控訴福斯曼毫無預警「走佬」前,還照收取高額矯齒費用。福斯曼創辦人徐志岩昨聲稱,資金缺口和患者安置問題已基本解決,「還有幾天就解決」。

《21世紀經濟報道》、《消費質量報》等報道,本月7日,廣州福斯曼門店患者收到了無法複診的消息,稱門店因單位長期拖欠房租而被解約,導致員工被拒之門外。成都福斯曼也有患者在「問政四川」平台投訴稱,當地福斯曼診療服務完全中斷,2月10日收到福斯曼口腔員工的聲明,稱該機構長期欠薪導致員工罷工,單方面宣告停止營業。

緊接着,上海、成都、深圳、北京、武漢、西安等地的患者紛紛反映,福斯曼已倒閉,他們無法聯繫到主治醫生,覆診之路中斷。福斯曼在上海有5家門診,但已停業,漢中路店緊閉的大門上貼着「可能存在消費風險」的警方警示。

受影響患者料千人 焦急待轉診

員工在追討薪資,而患者則焦急等待退款和轉診方案落實。一名福斯曼患者說,自己佩戴的金屬牙套一側已出現鬆動,急需覆診。還有社交平台小紅書上的網民發帖,稱給自己和孩子一共交了近6萬元人民幣的治療費,孩子的治療去年秋天剛開始。根據患者溝通群的統計結果,廣州已有超過200名患者受到影響,全國受影響的患者人數可能超過千人。

福斯曼給患者提出解決方案,例如支付原訂單總額的5%至10%費用給新診所。然而大多數患者的核心訴求為維權追責,挽回經濟損失,以及確保後續治療質量。

福斯曼創辦人及關聯企業法人徐志岩回應稱,資金缺口「差不多還有幾天就能收尾解決完了」,他又指原有患者安置等問題已經妥善地解決了90%。公開資料顯示,福斯曼口腔連鎖品牌專注牙齒隱形矯正,成立後發展迅速,主要業務覆蓋國內一二線城市。

國家出手整治 牙科業「大洗牌」

2023年下半年國家出手整治暴利牙科行業,2024年成為行業的「大洗牌」之年。業內人士估計,目前內地口腔診所倒閉率約為30%。例如2023年就有廣州某連鎖牙科品牌因資金鏈斷裂關停全部門店影響數千名患者,天津一家經營近十年的牙科診所老闆失聯,武漢九州牙管家口腔醫院突然停業,上海鼎植口腔多家門店突然歇業。2024年1月成都科瓦口腔倒閉,之後優貝口腔醫院多家分店倒閉,相關負責人跑路,維權人數眾多,遍佈全國多個城市。

拆局:「三大暴利行業」 資本盲目湧入競爭烈

隨着中國經濟發展,口腔醫療服務需求迅速擴大,資金持續湧入,連鎖口腔醫院近十年來數量膨脹。據研究報告統計,截至2023年底,全國口腔醫療機構總數約15萬家,其中民營口腔醫療機構數量遠超公立機構,競爭日趨激烈。

食水深 全國牙科機構約15萬

在內地,牙科行業曾被喻為「三大暴利行業」之一,與白酒和眼鏡行業齊名。植牙和矯齒是牙科行業的兩大高利潤項目,撐起整個行業的半壁江山。過去植牙費用高昂,單顆牙的價格一般在8000到20,000元(人民幣,下同)之間。矯齒治療費用也相當可觀,隱形牙套的治療費用至少在2萬到3萬元,矯齒市場規模達到了百億級別。

福斯曼的創辦人徐志岩是一名創業老手,曾投資餐飲、健身房等領域。徐志岩並沒有牙科相關經驗,也剛好碰上兩個不利的大環境。一是福斯曼2019年創立不久就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二是內地開始執行牙齒矯正、植牙材料集中採購,材料價格腰斬並且透明化,導致牙科行業牟利「水位」大減。

廣州一家牙科診所的投資人姜先生對《南方日報》稱,近年來,資本盲目湧入牙科行業,診所數量大增,無序擴張與競爭加劇,市場嚴重飽和,引發價格戰,壓縮利潤空間。加之一些連鎖機構的進口設備、高薪聘請醫生、房租和廣告支出等營運成本高,又過度依賴貸款擴張,導致資金鏈易斷裂。

(明报)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