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点击】《華爾街日報》周一(21日)報道,日本投資巨頭軟銀與美國生成式人工智能巨擘OpenAI聯合領導、總投資額高達5000億美元(約3.9萬億港元)的「星際之門」(Stargate)人工智能(AI)基礎設施項目,啟動僅半年即因內部爭拗陷入停滯,原定的宏大藍圖已大幅縮水,成為該項雄心勃勃計劃的重大挫折。
6個月前,軟銀(SoftBank)創辦人孫正義、OpenAI創辦人奧爾特曼(Sam Altman)和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一同亮相,宣布了Stargate項目。如今,負責該項目的新公司仍未完成任何一筆數據中心交易。知情人士透露,軟銀和OpenAI在關鍵合作條款上一直存在分歧,包括數據中心的選址問題。
OpenAI伙甲骨文推進數據中心
知情人士稱,儘管這些公司在1月份的發布會上承諾「立即」投資1000億美元,但該項目現在設定的目標更為溫和,即在今年底前建造一個小型數據中心,地點可能在俄亥俄州。
奧爾特曼迫切希望獲得算力以支持OpenAI產品發展,為此,在沒有軟銀參與的情況下,他和其他運營商簽署了數據中心協議。
知情人士透露,OpenAI最近與軟件和雲端運算公司甲骨文達成數據中心協議,OpenAI在3年內開始每年向甲骨文支付超過300億美元。這項交易總計提供4.5吉瓦(gigawatt)的算力資源,相當於兩座以上胡佛水壩的發電量。
再加上OpenAI與CoreWeave達成的一筆規模較小的交易,OpenAI現已完成的數據中心交易總容量,已接近Stargate項目1月時承諾的年內目標。
儘管如此,軟銀與OpenAI的領導人都表示合作順利。上周,他們在軟銀一個活動上以視像連線方式亮相,奧爾特曼說,雙方設定的初步目標是共同建設10吉瓦的數據中心。他稱之為一段「絕佳的合作伙伴關係」。
一名知情人士表示,儘管Stargate項目開局緩慢,但孫正義已告訴其合作伙伴,他看好OpenAI,並希望對該公司作更多投資。
(華爾街日報/路透社/WinBuzz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