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时报讯】蘋果公司股價(Apple Inc.)(NASDAQ:AAPL)屢創新高,股價動力強勁。不過,蘋果股價硬淨的背後,有足夠的業務實力支持嗎?蘋果除了銷售iPhone等電子產品,近年積極拓展其擁有10多億用戶自家生態圈。不過,這條路並不容易走。
蘋果建立自家生態圈,被指為壟斷及妨礙競爭。蘋果似乎要認真研究如何進一步建立其生態之餘,又不會損害合作夥伴的利益。
《紐約時報》退出Apple News保自家生意
本周初,美國龍頭大報《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發出聲明,公告即日起退出蘋果的新聞平台Apple News,原因當然是影響自家生意。據《紐約時報》所說,該報希望讀者是在該報的平台閱讀新聞,而不是在蘋果的平台上。
較早前,英國《衛報》也退出了Apple News,其時仍然在蘋果平台提供新聞的著名報刊包括新聞集團旗下的《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香港《南華早報》、《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及一些美國雜誌如《紐約客》(New Yorker)、《Wired》,《國家地理雜誌》等等。
Apple News這個服務雖然只在美國等指定市場推出,但目前日均用戶人數高達1.25億,可見深受蘋果用家歡迎。
Google News派內容靠AI Apple News賣點專業新聞團隊
與Google以人工智能演算法提供新聞服務不同,蘋果標榜其新聞策劃是由一班專業的新聞工作者組成的小組決定,這也讓Apple News能够獲得蘋果用家信任的關鍵。不過,對新聞機構而言,加入Apple News相信只能成為拓展數碼渠道的一部份,而不能完全依賴來自蘋果的廣告收入。
事實上,Apple News上的廣告數量少之又少,新聞機構只能希望透過蘋果來提升品牌或閱覽人數。Apple News若要挽留新聞傳媒,便必須進一步開放用戶數據予對方,讓對方知悉讀者的大數據,這樣才是合作案最重要的資產。
新聞媒體要增加訂戶求存
對於像《紐約時報》的大型媒體而言,目標是爭取訂戶數量而非瀏覽量,因此與蘋果的合作並不能達到上客的目的,離開是遲早的問題。至於打算以蘋果作為平台爭取訂戶,則受限於蘋果的收入分成比例達50%,以及未能直接與讀者建立關係,令新聞機構兩面不是人。
新聞機構要考慮的是,長期寄人籬下當人家的內容供應商,還是建立一個獨立平台吸引讀者付費訂閱呢?
新聞媒體除了加入Apple News外,還可以透過App Store接觸用戶,不過同樣要面對被蘋果抽取30%收入分成。面對龐大的用戶,新聞媒體要如何吸引用戶付費訂閱,是近年來業內面對最大挑戰。
Apple News模式在港未成
在香港,大部份收費傳媒都拒絕向蘋果公司低頭,不會採用蘋果App Store的app內訂閱功能,寧願要求用戶在瀏覽器訂閱後,再下載app登入閱讀收費內容。從現實來看,這個模式在香港不能算是成功,因為香港用戶都怕麻煩。
因此,最近有傳媒在實施收費制大半年後,決定投入app內訂閱的懷抱,犧牲部份收入,目的就是要簡化用戶付費的步驟,吸引讀者無痛訂閱。當然,這個方便成為App Store賺錢的理由。
掌握用戶數據 為讀者提供個人化服務是王道
不過,新聞機構在這個數碼時代要維生,有必要建立自家的平台才能維持業務的長遠發展,建立自家讀者群並引入不同的服務。依賴各科網巨頭平台接觸的讀者人數雖然眾多,但又有多少能够轉化為付費用戶? 加上平台以演算法來向用家分派新聞,新聞機構根本無法掌握讀者來源。新聞平台最起碼要取得讀者的戶口瀏覽記錄及聯絡方法,才能為讀者提供個人化服務。
蘋果及其他科網平台,願意出讓這些珍貴的數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