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局】因俄軍侵烏面對如同「歐洲版911」的衝擊後,歐洲多國迅速加入美國牽頭的對俄制裁行列,但面臨俄羅斯以截斷天然氣供應作反擊。這也成為烏戰「另類戰場」:一方面,烏戰迫使歐洲(尤其是德國)正視和嘗試降低對俄羅斯能源供應的高度依賴,問題是似難趕及應付今冬能源需求高峰;另一方面,俄羅斯以各種手段暫時頂住西方制裁對該國經濟的即時壓力,但專家預料制裁真正效果仍將在中長期浮現。換言之,這一戰場的勝負或取決於莫斯科能否在經濟無法承受制裁之前,得以利用「能源牌」迫使歐洲先行讓步,關鍵節點也許就是今年冬天。
歐洲依賴深綁手腳
難擋俄打「能源牌」
烏克蘭危機並非一朝一夕,圍繞歐洲對俄能源依賴過度的爭議已有一段時間,從俄羅斯本土取道波羅的海輸氣到德國北部的天然氣管道「北溪2號線」(Nord Stream II)便是問題縮影。在俄軍2014年吞併克里米亞後,美國和烏克蘭等一直施壓要求停止興建,但德國置若罔聞。直至烏戰今年一觸即發,柏林才漸改口風,並在俄方出兵兩天前宣布承認烏東分離主義控制地區獨立後,叫停「北溪2號線」的營運認證審批。
即使「北溪2號線」從未投入使用,烏戰爆發之際,德國仍是數量上歐洲輸入最多俄羅斯天然氣的國家,以比例計捷克和匈牙利更是接近100%天然氣來自俄羅斯。類似情况同樣在俄對歐石油供應看到。這項弱點令歐盟推動石油和天然氣禁運等制裁手段受限,不得不作出各種妥協,例如對個別難以快速「轉向」的小國給予寬限期。
俄羅斯明顯看到打「能源牌」反制歐洲的機會。俄羅斯隨時可用各種名義減少對歐洲的供氣,例如「北溪1號線」管道輸德的天然氣總量一度以維修為由跌至零,即使7月下旬復工,數天後又再下跌,目前只剩烏戰前水平不足兩成,導致價格提升至正常水平的4倍。
莫斯科還可試圖間接動搖歐洲政壇格局。以研究能源政治經濟學著稱的標普全球副主席耶金(Daniel Yergin)本月初在《華爾街日報》的合撰投書指出,莫斯科的目標是抬高能源價格,損及歐洲經濟,引發社會動盪,促使「受苦」選民改投不會支持烏克蘭的民粹主義政黨,從而分化西方同盟。耶金與合撰文章的下屬分析,俄方戰略已開始奏效,意大利便是例子——民粹政黨「五星運動」7月杯葛政府的抗通脹經濟紓困方案,促使撐烏總理德拉吉請辭下台。
俄逼盧布結算樹威
制裁失血疑被低估
與此同時,俄羅斯則設法抵銷西方制裁對其經濟的衝擊,一方面以迫使歐洲能源商屈服接受以盧布支付俄羅斯天然氣以至國內宏觀調控等手段,確保盧布匯率波動受控,另一方面尋求加強非西方合作,例如寧願以折扣價將能源賣予中國和印度,以及尋求「去美元化」,採用人民幣或其他本國貨幣來作國際結算。另外,路透社7月調查報道,西方對俄武器生產巨頭的制裁仍有不足,例如對象仍不夠廣泛,執行上欠缺一致性。
華東師範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昕向本報稱,強制以盧布交易天然氣,突顯俄羅斯作為國際石化能源、大宗商品、原材料和農產品重要「邊際供應者」(marginal supplier)的市場權力:即使俄羅斯供應量佔整體國際供應比率並不高,但假如該國突然完全退出市場,短期內對這些商品價格的影響也會龐大且急劇。
不過西方專家質疑,俄羅斯經濟實際上要比克宮所描繪的情况更差,而且制裁真正效果會在中長期浮現。其一例子是耶魯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索嫩費爾德(Jeffrey Sonnenfeld)領導的團隊在7月發表的研究報告,通過分析消費者數據以及俄羅斯國際貿易和貨運伙伴公開的數據,確認俄羅斯面對大宗商品出口國地位受創、重要零部件等進口崩潰、人才和企業流失等重大挑戰,強調只要西方繼續團結制裁,俄羅斯注定被世界「經濟遺忘」(economic oblivion)。他與研究團隊成員另在《外交政策》網站撰文,剖析外界對俄羅斯實際經濟情况的迷思。
張昕也認為,俄羅斯經濟希望從中國等亞洲國家尋求進出口替補將受到挑戰,而且中國和印度出於政治和軍事顧慮,短期內或難為俄補充西方制裁涉及的飛機零部件等重要戰略物品。儘管中國官方數據指出,中俄今年頭7個月貿易總額按年增長29%,進口按年增長幅度更高達48.8%,但莫斯科「轉向亞洲」的困境,在於運輸成本等長遠結構因素,例如增建全新油氣管道網絡估計需時10年。另外,即使俄方以折扣價出售,金融數據公司Refinitiv統計,中國7月俄油進口總量仍跌至3個月來低位,這或顯示需求已飽和。
「不滿之冬」殺到
歐自救恐來遲
即使西方制裁實際上能夠長遠奏效,問題是在替代方案難以即時落實下,歐洲能否捱得過這個冬天?歐洲的能源需求走勢屬季節性,反映冬季暖氣需求,故在春夏季須建立足夠儲備。但在俄軍侵烏之初,歐洲天然氣儲備一度跌至僅儲備能力的26%,及後在各國努力下回升,原有望在11月或之前達至撐過冬天的底線80%,但挪威天然氣田罷工和酷暑推高冷氣需求下,儲備大計受到打擊。《經濟學人》便形容歐洲正面臨自身版本的「不滿之冬」。
歐洲也有嘗試將目光放到液化天然氣,但除了美國似準備好增加供應外,其餘像卡塔爾和加拿大等求助對象都似是「遠水難救近火」。
這迫使歐洲各國另尋出路。以德國為例,天然氣庫存已超過最高儲備量的67%,當局7月底下令加快趕走11月前再提高到95%,但分析指即使去到100%,也只足夠填補往常2至3個月的消耗量,不足以應付整個冬季需求高峰。柏林因此嘗試「開源節流」,既在8月初重啟部分已停運的燃煤發電站填補需求空缺,甚至一度傳出考慮推遲淘汰核能(但暫被否決),又按隨歐盟建議,推動8月起未來8個月的能源需求逐步調低15%。
然而張昕認為,缺少俄羅斯油氣並不會完全令歐洲經濟社會運作陷入停頓,只是生活條件不會如近年能源供應充足時般寬裕,他認為歐洲國家政府與民眾應追求「平穩度過」今冬。
援烏疲勞顯現
歐盟外長囑「戰略忍耐」
另一問題是,面對俄羅斯能源勒索,歐洲會否出現「援烏疲勞」?根據德國智庫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IfW Kiel)的統計,烏克蘭在7月2日至8月3日期間,只收到150億歐元(約1172億港元)的援助,在這段時期「沒有歐洲大國(例如德國、法國和意大利)……作出重大的新承諾」,惟幸承諾與真正兌現的落差比之前有所收窄,部分較早前承諾提供的援助開始在這段時間交付。
歐盟外交及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較早前提醒歐盟公民在制裁俄羅斯上要保持「戰略忍耐」,畢竟制裁「或需一段時間才能產生理想效果」。他周二接受法新社訪問時坦言,普京看到「歐洲人的疲倦及對承擔撐烏後果的不情願」,但強調歐洲人「需要忍耐,將成本在歐盟內部分散」。(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