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陸空到虛擬世界 自主創新成果豐 航天成績矚目 鐵路5G世界前列

【中华】近10年間,中國在航天、軍工、基建、科技等多個領域取得顯著成績,從現實的海陸空設施到虛擬的互聯技術,自主創新的成績令外界矚目,許多成果處於世界前列。正如中共總書記習近平2020年10月視察廣東時所說,「企業要發展,產業要升級,經濟要高質量發展,都要靠自主創新。現在我們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要走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

隨着中國在研發製造上不斷取得進展,很多領域的成就不再像過往般由西方壟斷,當中最顯著是航天發展。今年6月5日,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發射,3名太空人陳冬、劉洋、蔡旭哲進駐天宮太空站天和核心艙,更於9月兩次出艙活動。去年6月17日和10月16日,神舟十二號和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先後發射,6名太空人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與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亦被分批送入太空。

「祝融號」登火星 「嫦娥五」揭月表水含量高

去年5月15日,天問一號探測器搭載的「祝融號」火星車登陸火星,是中國首次實現地外行星着陸,也是繼美國後第二個讓探測器登陸火星的國家。前年12月1日,嫦娥五號探測器登陸月球,科研團隊研究其採集的月壤樣本,發現月球表面水含量較高。

高鐵里程冠全球 助國際建鐵路

交通基建網絡同樣傲視全球。2021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5萬公里,其中高鐵有4萬公里,擁有全球最長的高鐵里程。客運專線鐵路網也從「四縱四橫」升級到「八縱八橫」,鐵路已覆蓋全國81%的縣,高鐵通達93%的50萬人口以上城市。鐵路裝備亦換代,復興號智能型動車組在世界上首次實現時速350公里自動駕駛,建造高速、高原、高寒、重載鐵路技術均處世界領先水平,時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統今年9月首次亮相歐洲,該系統已在山東青島聯調聯試。由鐵路和公路構建的綜合立體交通網,也在這10年加速成型,自2012年到2021年底,鐵路、公路增加里程共約110萬公里,相當於繞行地球赤道27圈半,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對20萬以上人口城市的覆蓋率均超過95%。

國際合作上,服務「一帶一路」的中老鐵路、亞吉鐵路、蒙內鐵路相繼開通,今年8月印尼雅萬高鐵亦打通全線架樑通道,解決所有重難點工程。

網絡廣泛覆蓋 帶動數字經濟

中國在網絡世界的建設相當迅速。2012至2021年,中國網民從5.64億增至10.32億,互聯網普及率從42.1%升至73%;目前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5G網絡和光纖寬頻,5G基站185.4萬個,5G手機用戶逾4.55億,行政村、脫貧村通寬頻率達100%。

廣泛的網絡覆蓋帶動數字經濟強勢發展,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從2012年的1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增至2021年的45.5萬億元,佔GDP比重從21.6%升至39.8%,電商交易額、移動支付交易規模位居全球第一。信息領域的技術自主創新亦取得進展。北斗導航衛星全球組網,晶片自主研發能力提升,大數據、雲端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研究亦有進展。

2021年,中國PCT(專利合作條約)國際專利的申請中,網信領域超過3萬件,全球佔比超過三分之一。信息化服務也全面普及,「互聯網+」教育、醫療等持續推進,其中中科院分離出世界上首個新冠病毒毒株,推進科技抗疫。

科技部長王志剛早前總結10年科技成果時稱,中國科技事業發生了歷史性、整體性、格局性重大變化,成功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走出了一條從人才強、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發展道路」。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