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非裔青年之死再燃法國「市郊」火藥引 政府治標不治本 少數族裔移民積怨反覆爆發

【今日点击】法國北非裔17歲青年納赫勒(Nahel Merzouk)遭擊斃事件掀起的騷亂,很多參與者皆為有移民背景的非裔或阿拉伯裔年輕人。分析認為這反映法國政府40年來並無就移民對社會不公、種族歧視的積怨對症下藥,令他們聚居的大城市外圍的「市郊」社區儼如火藥庫,反覆出現同類危機。

大城市周邊社區 低收入移民聚居

上周二遇害男子納赫勒的背景和遭遇,不少有移民背景的年輕人感同身受,也令法國大城市周邊的「市郊」(Banlieue)再次成為焦點。法國這些市郊的共通點是充斥低收入人士房屋,住有大批移民人口,經濟往往弱勢,卻因此淪為反種族主義和警暴示威——有時演變成騷亂的溫牀。

2005年,巴黎市郊克利希蘇布瓦(Clichy-sous-Bois)兩名非裔和阿拉伯裔踢波少年被警員懷疑是入屋爆竊犯,在逃避追截盤查時身亡,觸發持續3周示威。時任總統希拉克曾矢言消除種族歧視「荼毒」,但事隔18年,諸如今次事發地點楠泰爾(Nanterre)等巴黎市郊地區,或近年右派得票增加的博爾尼(Borny)、梅斯(Metz)等東北部,非裔或阿拉伯裔年輕人仍常被警察截查,自覺在升學就業上受歧視、被遺棄,享受不到國家服務等,因而在這波示威浪潮裏衍生縱火燒圖書館、襲擊警署等較激行動。

只顧修繕樓宇 漠視現實生活需要

法國政府1977年首度針對「市郊」隱患,擬藉重建住宅改造社區,拉近這些社區與國家其他地方的差距。近20年間,政府翻新住宅、改善地方設施和基建等,耗費逾600億歐元(逾5000億港元)。然而,市郊社區迄今約有57%兒童的家境貧窮,高於全國平均的21%。居民失業可能高於其他地區的三倍。

智庫蒙田研究所的報告分析,改善交通沒有掃除「市郊」的孤立,這些地區欠缺教師,也沒有關顧年輕人活動、成人就業培訓等需要。報告作者卡魯伊說:「(當局)過分致力於修繕樓宇,卻幾乎無幫助在那裡生活的人。」

有「市郊」非裔青少年表示,14歲就被安排入讀職業訓練學校,接受講求勞動或低薪工作培訓,而不是念文化高中為升大學做準備。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指出法國教育制度是其一「最不平等」的發達國。在法國,弱勢社會出生及求學孩童比起大部分發達國同類背景兒童,較難擺脫原有社會階層向上流動。

法記者慨嘆「自由平等博愛不適用」

與此同時,法國警察也因種族歧視和暴力指控惡名昭著。政府人權監察專員(Défenseur des Droits)2017年調查報告發現,有非裔或阿拉伯裔背景的年輕男性,較法國國內其他族裔人口多「20倍可能」被警員截查身分。

到近年政治極右派冒起,社會兩極化更明顯,少數族裔居民的受歧視感受更深。1983年曾參加法國著名爭取平等和反對種族主義遊行的格爾米蒂說,這40年來種族主義變得更嚴重,「歧視普遍存在,平等機會並未出現」。

法國記者哈馬迪(Nora Hamadi)更對《金融時報》評論道:「自由、平等、博愛:他們知道皆不適用於他們。」

(金融時報/紐約時報/衛報/BBC)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