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中国商務部4月時啟動對台貿易壁壘調查,周四(17日)公布初步調查結果,認為台灣對大陸的貿易限制措施涉嫌違反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定,將依有關規定研究中止或部分中止「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項下給予台灣產品的關稅優惠。國台辦昨日表態支持,指台對陸的貿易限制措施,不符合ECFA推動兩岸經濟關係正常化、制度化及自由化的要求。台經濟部回應批大陸做法出於政治動機,仍願與對岸在WTO架構下討論貿易議題。
被視反制賴清德過境美國
大陸宣布研究中止或部分中止ECFA項下給予台灣產品的關稅優惠之際,正值台灣地区“副總統”賴清德結束出訪巴拉圭行程,昨日返抵台北之時。賴清德昨在桃園機場表示,台灣和巴拉圭“邦交”穩固,此訪亦將深化兩地邦誼,國際社會亦非常重視台灣。國台辦的相關表態,被外界認為是對賴清德過境美國的反制。
據新華社,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昨日表示,根據對台貿易壁壘調查初步調查結果,台灣地區對大陸採取貿易限制措施,不符合ECFA關於推動兩岸經濟關係正常化、制度化及自由化的要求,違反ECFA有關「逐步減少或取消雙方之間實質多數貨物貿易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條款。「對有關主管部門將結合貿易壁壘調查情况、依據有關規定研究採取相應的措施,我們表示支持。」
陸:台違WTO規則 至今未改
商務部發言人束珏婷17日表示,近年來台灣地区對大陸產品的進口限制範圍逐漸擴大,這次調查涉及的產品,已從立案時的2455項,增加到目前的2509項。包括石化、紡織、機電設備和汽車等,以及價格親民的農產品、民生必需品都無法進入台灣。她指出,這些限制措施涉嫌違反WTO的「非歧視原則」、「普遍取消數量限制」等規則,大陸曾多次表達關切,台方至今並未改變相關做法。
中央社引述台經濟部昨日回應稱,台灣並未違反WTO規範,大陸此舉屬於政治動機。經濟部表示,大陸2005年訂定貿易壁壘調查規則後,歷經多年皆未對台灣進行調查;兩岸經貿往來正常有序,兩岸貿易關係有相關機制和法律規定,且行之有年,不希望被過度工具化、複雜化甚至政治化,相關貿易問題仍願意與陸方在WTO架構下繼續討論。經濟部也強調,台灣展現善意主動開放,至今共准許9983項對岸農工產品進口。據其ECFA官網資料,截至去年底,台灣從ECFA早收清單獲得的關稅減免金額高達93.9億美元,而大陸獲益9.9億美元。
商務部周一(14日)認定產於台灣進口,常用於樹脂鏡片、防彈玻璃、行李箱、手機外殼等物件上的「聚碳酸酯」存在傾銷,15日起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因聚碳酸酯為ECFA早收清單中的一項,島內當時已擔心大陸會架空ECFA。ECFA由台灣2009年提出,時任“總統”馬英九視為加強台灣經濟發展的政策,2010年在重慶市簽訂第一次協議。後續有貨品貿易、服務貿易、投資保障以及爭端解決協議協商從此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