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發展10年,為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福建東部沿海古城泉州,掀開千年外貿史新的一頁。本報記者早前深入古城尋訪,感受歷史沉澱下不同文明交融的痕迹,正反哺這座海疆古城以新的活力。致力泉州文化研究的當地學者賦予泉州更宏大意義——其存在證明,中華擁有和平共贏的海洋文明,「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亦可像宋元時期的泉州那樣,用和平方式,讓世界繁榮起來。
三五步一廟 關岳廟清淨寺百步之遙
在泉州老城區主幹道塗門街上,相隔百步距離,矗立着兩座不同宗教建築。一座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回教寺院清淨寺,每天遊人如織,來自五湖四海;一座是供奉關聖帝君的道教關岳廟,四季香火鼎盛,香客絡繹不絕。方圓一公里內,還有一座儒家文廟,一座基督教福音堂。在泉州,有個說法叫做「半城煙火半城仙」,三五步一廟,各個信仰和諧共存,互不打擾。
「一帶一路」的概念源自古絲綢之路,自西漢張騫出使西域逐漸形成,至宋元發展出海上絲路,以福建泉州為起點,途徑波斯和阿拉伯,遠至意大利和埃及,構成橫跨三大洲的海上航道。古泉州刺桐港的繁盛,吸引了大批從事海上貿易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到此經商、傳教、定居,也鑄就泉州人拼搏重商、包容多元的特質。
今年7月初,首屆「海絲國際紀錄片大會」在泉州開幕。2021年「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後,愈來愈多「一帶一路」相關活動在當地展開。記者到訪清淨寺時,埃及媒體人薩布里作為紀錄片大會參會嘉賓,攜團隊到此拍攝宣傳片。
身為阿拉伯人,來到先祖漂洋過海創建的遺蹟前,薩布里連連感嘆,探索清淨寺和家鄉禮拜寺的異同。攝製組請來的當地嚮導小吳也帶有阿拉伯血統,祖輩就是曾經海上絲路遠赴刺桐(泉州古稱)的阿拉伯商人。
散居6萬人具阿拉伯血統
小吳膚色偏深,眼眶深邃,鼻樑高挺,相貌具中東人特徵,若非講一口流利中文,不免被認為來自異域。「我的祖輩是阿拉伯人」,小吳介紹易於分辨帶阿拉伯血統者的方法,「泉州街頭很多人是捲髮、皮膚顏色較深」。經過千年通婚,如今當地散居約6萬名帶有阿拉伯血統的本地人。姓郭、丁、蒲、金的本地人,均出自阿拉伯後代,小吳的祖上也曾姓金。
小吳指着只剩幾根柱子的大殿遺蹟,向薩布里介紹泉州多元的宗教信仰,「你看都已經頹敗成這個樣子了,老百姓和政府也不會想說要把它推倒,就讓它好好地保留着」。大殿又稱奉天壇,原本罩着巨大的圓頂,是穆斯林叩拜真主的地方。圓頂在1607年泉州的一次大地震中塌下,只剩柱基遺留原地。「這個清真寺在市中心,邊上就是道教的關岳廟,香火這麼興旺。」她續說,「因為泉州一直都有和外來文化交流,對不同文化有種包容,對歷史、對文明都有種尊敬的態度。」
遺蹟頹敗政府不拆 嚮導:尊敬歷史
泉州建制於唐,興盛於宋元,元代時泉州對外交往已達99個國家和地區,貿易吞吐量與埃及亞歷山大港並駕齊驅,堪稱東方第一大港。惟元末的戰亂和明清海禁政策,泉州刺桐港自大航海時代已衰落,它的海絲烙印則歷盡世事流轉,傳承至今。阿拉伯文化對泉州文化的影響,體現在衣食住行(見表),乃至多元的宗教信仰到蓬勃的商業精神。
長期致力於本土文化研究的泉州師范學院前副校長林華東,在接受本報採訪時提及,泉州的獨特存在說明,中華文明擁有和平共處、共贏互利的海洋文化。「中國的海洋文明不被今天的許多人所知曉,而泉州的存在就印證了這一點。」
年過花甲的林華東,生、長、從教於這片土地,退休後仍活躍於文化工作,亦是「泉州學」的代表學者之一,曾編著《泉州學研究》、《泉州學概論》等書。該本土學派的發源與傳承,體現了本地文化強大的生命力。
學者:帶路修訂東方從屬西方中心論
歷經千百年的東西方之爭,在文化角度也被廣泛認為是「大陸文明」和「海洋文明」的較量。「一帶一路」前沿學者、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王義桅曾在文章〈「一帶一路」的文明解析〉中提及,從人類文明史看,「一帶一路」將修訂內陸文明從屬於海洋文明、東方從屬於西方的「西方中心論」,重塑均衡、包容的全球化文明。
「航海時代經歷了500年,500年後,中華文明被普遍認為不太具有海洋文明特質,而是以黃土文化和農耕文化為主。」林華東說,由於近代以來的衰弱、大航海時代的缺席,再後來變成半殖民地國家,外界以為中國「像是內陸國家」,其實中國大陸海岸線1.8萬公里、海域有470多萬平方公里,國土960萬平方公里,可以影響到的海域很大,沿海地區的海洋文明自古以來就有。
林華東指出,泉州申遺成功就告訴世界,大航海時代前,以泉州為代表的中國海洋文明已在影響世界,中國海洋文明跟歐洲拿槍炮去侵略人家、佔領人家土地的模式完全不同。「申遺成功證明我們有海洋文明,而且是很好的一種模式。」他反覆強調,歷史也已證明,沒有海洋依託來發展強國戰略很難,但是中國可以像宋元時期的泉州那樣,用和諧共處的海上絲綢之路,讓世界繁榮起來。
(明报)
圖 – 圖為泉州塗門街上,與關岳廟相距百步之遙的另一座宗教建築,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回教寺院清淨寺。(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