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点击】依據聯合國下屬的國際電信聯盟(ITU)規定,衛星頻率及軌道按照申報順序獲得優先使用權;換言之,頻軌資源有限,先到先得。據ITU數據,地球低軌衛星總容量約6萬顆,目前各國申報數量已超7萬顆。如果沒有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發射數量要求,將被視為放棄軌道使用權,起步較慢的中國在與時間賽跑。
SpaceX發射佔比已過半
SpaceX在2015年啓動的「星鏈計劃」,要在2027年前將4.2萬顆衛星送入低軌,如今發射總量已突破6000顆,在全球低軌衛星總量中佔比超過50%。中國的「星網工程」則在2020年9月向ITU遞交「GW星座」計劃。
目前,中國規劃了3個「萬星星座」計劃,除了「千帆星座」(G60星鏈計劃),還有中國星網公司的GW星座,包含GW-A59和GW-22類子星座,總計12,992顆;藍箭航天旗下鴻擎科技也向ITU提交了「Honghu-3星座計劃」的預發信息,將在160個軌道平面上總共發射一萬顆衛星。
火箭發射力或成掣肘
由中國星網(持股55%)、中國兵器工業集團(25%)和中移動(20%)共同成立的中國時空信息集團,今年6月在雄安新區註冊成立,可能成為未來「GW星座」的業務運營方,兼顧軍民兩用。目前,火箭發射能力已成為掣肘中國有關星座計劃能否如期實現的關鍵一環。
【專訊】傳統通訊衛星主要運行於離地約3.6萬公里的高軌道(Geostationary Orbit,GEO),連接速度慢、通訊延遲大,當下流行的智能手機尺寸也限制了衛星通訊能力。SpaceX「星鏈」、「千帆星座」等低軌道(Low Earth orbit,LEO)衛星網絡應運而生。
中國七成地區無手機信號
需衛星通訊互補地面網絡
低軌道衛星因離地近,提供的網絡信號更佳,同時對地面通訊設備的要求更低;「星鏈」與地面基站各有利弊,無法取代對方。內地約30%的地區有地面基站信號,剩餘佔地70%海洋、高原、沙漠等無人區仍未有手機訊號覆蓋,衛星通訊可在偏遠地區與地面通訊網絡形成互補。
華為對衛星通訊展現濃厚興趣,去年推出的智能手機Mate 60 Pro就以可撥打傳統衛星電話為賣點。不過華為無線技術實驗室報告也指出,目前商業衛星通訊系統速度慢、成本高,衛星手機沒有蜂窩網絡功能。該實驗室6G首席科學家王俊去年11月公布了低軌道衛星網絡連接測試數據,下載、上載速度分別高達660Mbps、135Mbps,超過「星鏈」目前宣傳的最大值。
不過「星鏈」也存在許多問題,包括容易對太空站等航天器造成威脅;運行軌道設定在距地面550和340公里,衛星因空氣阻力需經常調整高度,維護成本高、使用壽命短(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