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春節 小城成旅遊贏家 潮汕閩南民俗活動爆紅 酒店爆滿

【中华】今年是首個「非遺」春節,內地有「非遺」的小城成為旅遊贏家,廣東醒獅、福建遊神、潮汕英歌舞等地方「非遺」民俗,以及簪花、紮染等非遺手工技藝體驗,吸引了眾多遊客的興趣,令這個農曆新年假期,多個南方小城一房難求。

「咚咚鏘、咚咚鏘」,急促而有韻律的鑼鼓震天響,古裝扮相的表演隊伍步伐歡騰,揮舞英歌槌踏歌而來。每逢春節,英歌舞是潮汕地區其中一項極具「年味」的民俗活動。近年英歌舞在網上爆紅,被稱為「最強過年氣氛組」,吸引愈來愈多區外客前來觀賞。

為吸引遊客,汕頭從臘月十五到元宵,全市共有超過100場英歌舞表演,其中最出名的潮陽區就有60場。每次英歌隊鑼鼓聲至,人潮湧動街頭巷尾,市民、遊客紛紛跟着節奏鼓掌吶喊,甚至一路追英歌隊拍攝。

古城潮州年初三起舉行巡遊活動。昨日由舞龍舞獅、古裝人物等隊伍進行文化巡遊活動,歷時兩小時,吸引數以萬計遊客迫爆牌坊街。

佛山舞獅、福建遊神吸客

在佛山高明,昨日舉行延續幾十年的舞獅武術新春大巡遊,吸引大批北方旅客觀賞。福建的街頭巡遊民俗活動亦「火出圈」,當中以遊神活動最受熱捧,高大威武的神將登場城鄉各處,在眾人簇擁中走街串巷。同樣是國家級非遺的泉州西街木偶戲劇表演,同樣為泉州帶來大量遊客,在戲院、天后宮、非遺館等地都有扯線公仔表演。

攜程數據顯示,廟會、燈會、皮影、花展等成為春節遊客搜索的熱點詞。銅陵、汕頭、潮州、大同、閬中、西安等地訂單漲幅均超過兩位數。馬蜂窩和去哪兒提供的數據顯示,「潮汕春節」的熱度按周大漲320%。

學非遺手藝 年輕人過年新選擇

去小城,學非遺手藝,也成為一些年輕人過年的新選擇。美團數據顯示,一月中旬起,國家級非遺「景德鎮手工製瓷」體驗搜索量按年上升524%,帶動景德鎮春節期間文旅訂單明顯上升。

過年熱潮帶動小城酒店價格升幅。「時代財經」報道,潮州、汕頭多間連鎖酒店在大年初三、初四房間庫存緊張或售罄。各大預訂平台頁面顯示,在潮汕地區,許多中檔連鎖酒店房價突破千元(人民幣,下同)大關,部分甚至超過2000元。福建泉州的一間連鎖中端酒店,在春節前一周的入住率就已達到了90%以上。投資人林惠虎表示,春節期間,入住客人來自全國各地,包括浙江、上海、廣東等地。

【專訊】英歌舞是潮汕地區民間傳統的表演藝術,始於明朝中期,糅合南派武術、地方戲曲和民俗舞蹈於一身,尤以普寧、潮陽等地最為盛行。農曆新年期間,英歌隊到各村各戶拜年,或沿街遊行表演。

男子舞隊表演內容主要表現梁山泊英雄好漢喬裝攻打大名府。舞者多為雙數,少則12人,多至108人,每人手執一對木棒,配合鑼鼓和吆喝,邊走邊舞,氣勢磅礴,有「中華戰舞」之稱。此外也有女子英歌,描繪的是花木蘭從軍和穆桂英掛帥的故事。2006年英歌舞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至於遊神,是模仿神明巡遊的傳統民俗活動,有的裝扮成神將形象,有的抬着載有神尊神像的轎子,伴隨民樂隊和舞獅隊巡遊,接受民眾的香火膜拜,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集民間信仰、民俗文化於一身,流行於福建、廣東一帶。

(明报)

圖- 近年在互聯網爆紅的英歌,是廣東潮汕地區的傳統民俗舞蹈,表演氣勢澎湃,又被稱為「中華戰舞」,2006年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