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局】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周五(7日)跟到訪白宮的日本首相石破茂會晤後,在聯合記者會上表示,將於本周宣布向多個國家實施「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s)政策,確保美國相對其他國家和地區獲得「平等對待」,目前美國平均關稅稅率相對大多數主要貿易伙伴為低。特朗普未有交代對等關稅的開刀對象,但其貿易高官人選近日點名質疑印度、越南和巴西。現任總統貿易和製造業高級顧問納瓦羅有份撰寫具爭議的「2025計劃」,他當時提出將美國主要貿易伙伴「分級」來處理關稅事宜,作為首要談判對象的「紅區」包括北京和新德里。
美關稅較貿易伙伴低 尋求「公平」
特朗普預告或在本周一或周二公布對外國進口貨品開徵對等關稅,「我認為這是唯一公平的做法,同時沒有人會受傷……他們(外國)向我們(美國)徵稅,我們也向他們徵稅」。他強調美方「不尋求更多或更少」,強調所徵關稅都有必要。對於有傳媒此前指白宮正評估豁免外國汽車關稅,特朗普確認那是選項。
路透社昨引述世貿數據分析,美國目前對外徵收的貿易加權平均關稅率為2.2%,遠低於印度(12%)、巴西(6.7%)和越南(5.1%),也比歐盟(2.7%)為低,只高於日本(1.9%)和台灣(1.7%);美國3大貿易伙伴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國大陸,其貿易加權平均關稅率分別是3.9%、3.4%和3%。
準貿易高官點名印度越南巴西
特朗普此前暫緩針對墨、加兩國的25%關稅至3月1日開徵,但已如期於本月1日,向中國(包括香港)貨物加徵10%關稅。商務部長人選盧特尼克日前於參議院確認提名聽證會上,對印度的高關稅率表示關切,貿易代表人選格里爾則對越南和巴西的關稅和其他貿易壁壘表達不滿。
美國網媒Politico上周五預計,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政策將細分針對各種指定貨物,不同國家及地區都將受不同關稅稅率影響,比現時措施複雜。金融資訊網站MarketWatch上周五報道,納瓦羅(Peter Narravo)此前在「2025計劃」寫道,假如特朗普2019年推動的《對等貿易法案》獲通過並落實,將對8個令美國承受龐大貿易逆差的主要貿易伙伴分級列為考慮開徵相對較高關稅對象,中國大陸和印度被歸入最優先處理和談判的「紅區」;其次的「黃區」對象有歐盟、泰國、台灣和越南;第三級包括日本和馬來西亞。共和黨保守派國會議員上月再次推動《對等貿易法案》立法。
徵日關稅成選項 石破允加大對美投資
特朗普在跟石破茂的記者會上警告,向日本開徵關稅是應對美國貿易逆差的選項,但指兩國將致力縮窄美國對日逆差,「這應該很簡單就能做到。我想不會有什麼問題。他們(日方)也想要公平」。石破承諾日本對美投資總額將增加到1萬億美元(約7.8萬億港元)——2023年數字只有7833億美元,並加大採購美國液化天然氣(LNG)、乙醇和氨。他被問到會否對美國關稅作報復時稱,「不能夠回答假設問題」。
(路透社/金融時報/Politico/MarketWat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