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每年節後內地各省都上演的「搶人大戰」在今年未見激烈,除了愈來愈多機械人「爭飯碗」,打工仔也缺錢期待早返崗、早增收,江蘇企業都稱民工返崗情况比往年都要好;另一「用工大省」廣東省節後復工率亦達94.7%,全省平均「求人倍率」(職位空缺除以求職人數)只有1.08。
人民網昨報道,江蘇南京數字零工市場營運負責人宋曉平表示,過去節後大批搶流水線工人的情形,這兩年已比較少見。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自動化生產線、智能機械人大量替代人工。
「智能化轉型使我們用工人數從高峰期的近萬人,減少到2050人。」江蘇微盟電子(昆山)人力資源總監崔松艷說,人手減少,但企業年產值從80多億元(人民幣,下同)增加到現在140億元,未來還將持續推動數碼化智能化改造。
崗位減少的同時,多地求職者期待早就業增收入,政府部門也密集開展招聘活動,讓今年節後各地企業未見缺工現象。江蘇省勞動就業管理中心主任夏文哲說,預計到2月末,全省民工就業總量可快速恢復至常態化水平。
崗位減 一月青年失業率16.1%
江蘇昆山的三一重機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家元對新華社說,「大年初五開工當天,約8000名員工中已有95%復工,返崗情况比往年都要好。近期又招聘了部分一線技能人員,現在員工已全部到位。」
據廣東省人社廳數據,節後廣東省返崗比例為94.7%,按年增加1.6個百分點;全省人力資源市場總體求人倍率在1.08以上,即108個職位空缺對應100個求職人士。2023年同期,節後全省平均求人倍率超1.9。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一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5.2%,與去年同期持平。不過年輕人失業率上升,其中(不包含在校生的)16至24歲勞動力失業率16.1%、25至29歲勞動力失業率6.9%,分別比去年同期高1.5、0.7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