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局】中日韓外長會昨日於東京舉行。中國外長王毅表示,在國際格局變亂交織、世界經濟復蘇乏力背景下,中日韓有必要、也有責任進一步加強溝通,設立出口管制等對話機制。他呼籲三國要真誠反省歷史,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管控好矛盾分歧,推動中日韓合作發揮「1+1+1>3」的作用。三方達成4點共識,包括為年內舉行中日韓峰會營造良好條件和氛圍、相互支持當好APEC東道主等。
倡早達自貿 設出口管制對話機制
據中國外交部新聞稿,王毅在東京與日本外相岩屋毅、韓國外長趙兌烈共同出席第11次中日韓外長會。王毅表示,「今年是聯合國成立80周年,也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真誠反省歷史才能切實開創未來」。他表示,三國應重溫「正視歷史、面向未來」的共識,堅守合作初心,推動中日韓合作發揮「1+1+1>3」的作用。
「有風有雨是常態,風雨無阻是心態。」王毅強調,三國合作要行穩致遠,必須同雙邊關係相互促進、良性循環。尤其要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管控好矛盾分歧。王毅建議深化經貿合作,早日重啟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並爭取盡早達成,擴大相互貿易投資,設立中日韓出口管制對話機制,維護產供鏈穩定暢通。
王毅呼籲推進科技創新,設立中日韓數字經濟合作對話機制;中方正在籌建中日韓創新合作中心,歡迎日韓積極參與。同時,中方希望擴大三國人文交流,努力實現到2030年實現4000萬人次的互訪目標,辦好2025至2026年中日韓文化交流年,弘揚東亞優秀傳統文化。他稱,要發揚重信守諾的東方傳統,把亞洲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談及朝鮮無核化俄烏衝突
新聞稿提到,三國外長就中日韓合作以及地區和國際問題深入交換意見,為第10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做了準備,認為應共同維護好中日韓合作勢頭。
共同社引述岩屋毅在會談伊始強調,面向未來推進交流與合作是三國共同利益,對地區與國際社會的和平繁榮而言極其重要。與會者達成一致,將為了盡早舉行首腦會談而加速協調。此外,還就應對推進核與導彈開發的朝鮮展開了磋商。岩屋毅指出,關於俄烏衝突,「無論在世界哪個地方,都不允許憑藉力量單方面改變現狀的嘗試」。
趙兌烈在聯合記者會上表示,韓中日面向朝鮮完全無核化的努力很重要。三國基於互信合作時,定能開創更為和平繁榮的未來,治癒過去的傷痛。
三國外長會之後,日韓外長舉行了會談,隨後中日外長舉行雙邊會談(見另稿)。《日本經濟新聞》指出,考慮到美國特朗普政府外交和經濟政策的不確定性,中日韓的距離被再次拉近。鑑於美國政府將於4月徵收對等關稅,三方將重申自由貿易的重要性。韓國《亞洲日報》表示,會談也涉及到三國各自對美外交策略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