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美英協議不應損第三方利益 圖將中國擠出英供應鏈 學者:「毒丸」條款糟過關稅

【政局】中國外交部昨日就美國和英國上周四達成的貿易協議回應表示,國與國之間開展合作不應針對或是損害第三方利益。美英貿易協議中,對英國鋼鐵與製藥產業施加嚴格的供應鏈安全要求。英媒《金融時報》(FT)引述英國官員轉述,美國總統特朗普暗示此舉針對的是中國。內地學者稱英國這樣做對中國不公平,「這種『毒丸』條款實際上比關稅更糟糕」。商務部昨表示,暫停兩項對美國的非關稅反制措施,時間均為90天。

華解禁45家美實體90天

央視新聞昨深夜報道,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為落實中美經貿高層會談的共識,決定自昨天起,在90天內,暫停對28家美國實體出口管控相關措施,以及暫停對17家美國實體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的限制。發言人稱,暫緩期限內,前述28家實體及17家美國實體此前被禁止從事與中國有關的進出口等活動,可向商務部提出有關申請;商務部將依法依規審查,符合規定的將准予許可。

外交部:願與英妥處分歧

外交部昨回應有關中英關係的問題時,發言人林劍表示,中英同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世界主要經濟體;兩國關係具有超出雙邊範疇的意義;中方願意同英方一道相互尊重,妥處分歧,開放合作,交流互鑑,共同開啟中英關係健康穩定的下一個篇章。對於媒體問及的美英貿易協議,林劍稱:「至於你提到的英方同有關國家達成貿易協議,我想指出的是,國與國之間開展合作不應針對或是損害第三方利益。」

自上月初特朗普宣布全面「對等關稅」以來,美英貿易協議是美國與他國正式簽署的首份貿易協議。FT周二報道,該貿易協議中提到,英國需盡快滿足美國對供應鏈安全及相關生產設施所有權的要求,才能獲得鋼鐵與汽車關稅減免。該協議提到,對英國商品的關稅減免將取決於第232條調查,該調查旨在判斷特定進口產品是否及如何影響美國國家安全。

美英貿易協議涉及的安全條款適用於所有第三國,被外界認為是企圖將中國產品排擠出英國供應鏈;有分析指出,有關條款等同於英國同意美國對中國在英產業鏈的參與有審查權。

學者料美逼他國接受條款孤立華

內地「觀察者網」昨報道,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張燕生表示,很明顯,美國將會在貿易談判中迫使其他國家的政府接受類似條款,試圖達到「孤立中國」的目的。「英國這樣做,對中國不公平」,他補充稱,「這種『毒丸』條款實際上比關稅更糟糕。」

張燕生認為,中方不應該立即採取反制行動,而是應在與英方的對話中直截了當地提出這個問題。「根本問題在於美國,其他國家只是次要的參與者。」張表示:「這個問題需要在與美國的貿易談判中討論。」

在特朗普1.0時代,2018年10月簽署的《美墨加貿易協定》中的「32.10條款」,被時任美國商務部長羅斯形容為「毒丸」條款;該條款規定,協議中任何一成員國與「非市場經濟國家」達成自由貿易協議,則其他成員國可在6個月後退出並建立其自己的雙邊貿易協定。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