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印度和巴基斯坦近期發動被視為有史以來兩國間首次無人機大戰,當中人工智能(AI)被視為擔當重要角色。全球多個智庫和研究機構近月先後發表報告,顯示全球軍事領域發展重心正快速移向AI,單從美國AI軍事企業Palantir市值近期以幾何級數增長、力壓多家傳統軍事巨擘就可見一斑。不過,軍事應用AI目前仍然缺乏監管和指引備受關注,聯合國上周就採用AI技術的自主武器監管舉行首次會議。
美AI軍企市值幾何級數增長 壓傳統巨擘
加拿大與印度合資研究機構Precedence Research去年11月發表報告,指去年環球軍工業中AI總值估計95.6億美元(約746億港元),到2034年時增至321.7億美元(約2509億港元),複合年均增長率(CAGR)達12.9%,其中北美市場在這期間的CAGR達到13.06%。美國環球投資公司(U.S. Global Investors)今年2月發表的報告,則指AI在全球航天和防衛業總值估計今年接近280億美元(約2184億港元),預計到2034年時增加至逾650億美元(約5070億港元),CAGR達9.9%。報告指出,目前軍事市場正出現顛覆式改變,以Palantir為例,這家2003年成立的AI軍事技術公司,今年以來股價已飈升55%,傳統軍工企業如洛歇馬丁(Lockheed Martin)、諾斯羅普‧格魯曼(Northrop Grumman)和通用動力(General Dynamics)等股價則持續不振,這3家企業總市值已被Palantir一舉超越。
今年2月在法國巴黎舉行的AI峰會,AI在軍事領域的應用成為焦點之一。法國防長在開幕首天就強調,AI為軍事界帶來最少三大革命,分別是能快速分析與處理大量戰事資訊與情報;強化機械人和無人機等自主智能控制系統,加強系統蒐集、判讀前線情報甚至能自主執行任務;以及協助決策和規劃戰略等。這除了令運作更有效率,將人手放在其他重要工作,也有助避免出現人為錯誤。
北約部署戰場智能系統減人手
自特朗普再次上台以來,華府大力推動AI產業。由全球首富馬斯克領導的政府效率部(DOGE)致力削減開支和加強效率,並推動軍隊裝備現代化,優先應用軟件、無人機和機械人等需要使用AI的產品,都令美國的軍事市場重心移離傳統軍工業。國防部最近亦修訂了其「自動武器」政策,當中包括自動武器研發的安全和道德指引。北約上月中亦宣布,將在30天內部署Palantir的戰場智能系統,以縮減人手。
就連一向對軍事合約存有戒心的美國科網巨擘Google,今年初也更新自家AI道德準則,移除了不將AI用於武器或監控的開發底線,為傳統科技公司中的AI軍事國防競賽拉開序幕。
不過,隨着軍方加強利用AI,AI的角色也惹來質疑。《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上月中刊出的一篇文章指出,軍方以往主要利用AI快速篩選和分析海量資訊,但近期逐漸走向提供行動建議,例如生成攻擊目標清單。支持者認為由AI代勞可減少平民傷亡,但不少人權組織均質疑AI的準確性。研究組織AI Now Institute首席AI科學家克拉夫(Heidy Khlaaf)指出,AI模型依靠數以千計資訊達成結論,但人類很難查看同樣數據去判斷AI的結論是否可信。
分析轉行動 生成施襲目標準繩成疑
多國代表上周一(12日)在聯合國開會,重啟監管自主武器的行動,是聯合國第一次就自主武器舉行會議。雖然這些商議並不具法律約束力,外交官員仍然希望,能藉此向那些因擔心戰場優勢遭削弱而抗拒監管的軍事強國施加更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