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普會利俄 烏3因素不讓步 軍事防線崩潰 人道災難爆發 失政治身分認同

【政局】美俄峰會周五(15日)在美國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舉行,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透露,任何和平協議都將涉及「領土交換」安排,但烏克蘭勢難接受。據《紐約時報》分析,烏克蘭難以接受放棄被佔領的頓巴斯,原因涉及領土主權、軍事戰略、人道災難及政治身分認同等多方面考量。歐洲多國領袖與烏總統澤連斯基周三舉行視像會議,特朗普亦參與,多名歐洲領袖呼籲特朗普與普京會談時應施壓對方同意停火,並安排對方與澤連斯基會晤。澤連斯基則希望「特普會」聚焦停火議題,又希望舉行三方領導人會談,認為任何有關烏克蘭的談判都不應排除基輔,他指「普京不能愚弄任何人」。特朗普周三表示,若他與普京的首次會談順利,他希望隨即舉行第二場會議,邀請普京及澤連斯基一同出席。他又表示若普京周五會晤後仍不同意結束戰爭,俄羅斯將面臨「非常嚴厲的後果」。

澤連斯基:峰會助普京走出孤立

澤連斯基周二指出,俄軍夏季攻勢仍然持續,近日在東部多布羅皮利亞發動突襲,一度推進約10公里,但是他強調烏軍很快將「消滅敵軍」。澤連斯基亦認為俄總統普京此次獲邀赴美參加峰會,是「個人勝利」,「他正走出孤立,並將在美國領土會談。這次會面某程度上也延後了部分制裁壓力」。

對於美方主張基輔與莫斯科都需割讓部分土地,澤連斯基周二堅決否認任何從頓巴斯撤軍的可能,「若我們今天撤出頓巴斯,放棄防禦工事和高地,就等於為俄軍新攻勢開闢橋頭堡」。目前,莫斯科控制了盧甘斯克幾乎全部地區及頓涅茨克約七成地區。

白宮周二表示,本周五峰會將是特朗普「傾聽之行」,淡化外界對雙方可望達成結束俄烏戰爭協議的預期。白宮發言人萊維特強調:「由於只有一方參戰方出席,總統此行目的在於更明確、更深入了解如何結束戰爭,這次行程將以傾聽為主。」

白宮稱特「傾聽之行」淡化預期

《紐約時報》分析烏克蘭難以放棄頓巴斯的三大主因。第一是軍事層面:頓巴斯地區的城鎮由南北道路連接,形成防線,若失守,恐令俄軍長驅直入。烏克蘭安全與合作中心主席庫贊指出,「放棄任何一城就等於防線崩潰」。此外,該地區擁有重要鐵路、礦產和烏方苦心經營的防禦設施,若失去將嚴重削弱烏克蘭國防。

第二是人道問題:若俄羅斯全面控制頓巴斯,數十萬人恐被迫流離失所或陷入佔領之苦。聯合國及多個人權組織早已指俄佔區存在廣泛且系統性的人權侵犯,包括任意拘留、酷刑和強迫失蹤。第三是政治現實:烏克蘭歷史學者赫利察克強調,烏克蘭人的核心身分認同是「沒有我們,別談我們」,即堅持必須自主參與任何有關國家命運的談判。若在未經烏克蘭參與下就決定領土命運,等於否定國家主權。這也是澤連斯基雖支持率下滑,卻因為堅拒領土交換,並強調憲法規定總統無權割讓國土,而仍能獲得廣泛支持。

(紐約時報/BBC/法新社)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