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时报讯】美国主管东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罗素廿四日在马尼拉表示,菲律宾总统迪泰特一再质疑美菲联盟的前途,让一些政府与投资人「惊慌失措」,「这不是正面的走向」,也不利于商业往来。
罗素与菲国外长雅赛会晤后,试图淡化美菲联盟出现裂痕的说法:「认为马尼拉与北京改善关系,就会牺牲美国,这种想法不正确,美国仍是菲国稳定的伙伴与坚强的盟邦。」迪泰特预定廿五日访问日本。
迪泰特在北京一席与美国分道扬镳的话,引起轩然大波,他返国后澄清,只是强调菲律宾要有更独立的外交政策。他在北京的演说提到他对美国人的诸多不满,虽然台下笑声不断,但他说出了他的真实想法。
华尔街日报报导,看七十一岁的迪泰特一生及他被灌输的思想,可以解释他的反美倾向。
迪泰特在民答那峨岛长大,当地居民对一八九八年美军入侵和接下来的殖民统治仍有怨恨。
迪泰特是民答那峨一个省长之子,这个地区大部分为穆斯林区,从未被西班牙真正征服,美国接管后,民答那峨族长激烈抵抗。
迪泰特的妹妹说,殖民经验留下被压迫和不尊重的伤疤和仇恨,他们的祖母是穆斯林,灌输迪泰特美国在入侵和殖民期间犯了罪。
迪泰特从小叛逆,读耶稣会学校时向神父泼墨水被退学,高中时常打架。昔日同学、现任财长杜瑞札说:「你若找他麻烦,他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讨回来。」
迪泰特的妹妹说,有一晚他被砍了一刀,他还曾用枪打伤大学同学的腿。在马尼拉大学就读时,迪泰特是西松(Jose Maria Sison)的学生,西松后来创立菲律宾共产党,并武装叛变。
目前流亡荷兰的西松受访表示,他教迪泰特美国帝国主义的邪恶,以及菲律宾政治家族的腐败,迪泰特发誓改造这个体制。
美国将菲共列为外国恐怖组织,迪泰特从未加入共党,但同情共党,这也说明他在意识形态上与中共较亲近。
迪泰特一九八八年选上纳卯市长后,也与美国结下不少梁子。
二○○二年,一枚炸弹在纳卯市一间饭店内爆炸,一名美国人神秘离境,迪泰特怀疑是中情局的阴谋。
之后美国拒绝迪泰特入境,他的伴侣,是个护士,她去美国工作的签证也被取消。
二○○七年菲国政府建议在纳卯市进行美菲反恐演习,迪泰特说服市议会通过决议案防止美军进入该区,他说:「我不要美军到我的城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