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起诉财新背后:习王冲击红二代金融帝国

  

      吴小晖

      【熊猫时报讯】安邦保险集团4月30日发布声明,指财新旗下多个媒体的不实报道侵犯了该集团权益及集团董事长吴小晖的名誉权,已决定对财新传媒及胡舒立提起诉讼。从围绕安邦的系列事件来看,这恐怕并非简单的名誉诉讼,背后甚或牵扯习王反腐议题,因此成为各界关注焦点。

  安邦的声明将主要矛头指向关于吴小晖婚姻状况的报道,称财新“捏造其‘有过三次婚姻’的不实报道,炮制其‘夫妻关系已确认中止’等谣言,同时对我司的合法经营活动进行一系列的抹黑和污蔑”,因此将提出诉讼。

  这相当有趣,因为目前舆论对安邦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它迷魂阵般的股权结构及惊人的资本金来源方面,而对吴小晖本人,海外媒体报导了他已被控制的消息,至于吴小晖是否仍是邓小平的外孙女婿,只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安邦以此为重点提告,反倒令外界猜测,财新关于该集团的其他描述很可能为真。

  其实,除《财新网》曾在2014年1月起底安邦外,国内媒体对安邦的集中关注始于2015年1月29日由《南方周末》首发的《安邦实际控制人系陈毅之子
三次获监管层开绿灯》一文。在该报道面世后不到24小时之内,接连发生了安邦控股的民生银行行长毛晓峰被中共中纪委调查、以及陈毅之子陈小鲁对媒体表白自己“不是安邦的实际控制人”两大事件。

  分析人士注意到,《南方周末》的文章终审权早就收归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所有。这篇报道因此被认为是官方授意报导。

  至于为什么官方要选中安邦作为舆论靶子,外界并不清楚。有一种说法是,安邦连续10次增资民生银行股份,撼动了民生银行原有的利益格局,于是该银行背后的其他势力开始反击。还有一种说法指,习近平、王岐山的反腐很可能要进入“红二代”商圈,安邦就是他们选中的突破口。

  无疑,后一种说法更令外界振奋。有关财新传媒胡舒立与习近平反腐主力王岐山间交情的传言更给这种说法增添了可能性。

  由于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面对的最大批评就是反腐不触及“红二代”,所以在民生银行出事后,是否针对其最大股东安邦反腐,进而将反腐引入红色商圈,几乎成了对习反腐政治正当性的评判依据。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上周海外媒体关于吴小晖已被控制、正在接受调查的消息才引发广泛关注。虽然第二天官媒上就出现了吴小晖在安邦总部接受采访的报道,但这只是将注意力更多的引向安邦事件背后中南海不同势力的角力方面。

  当年《南方周末》曾在前述安邦报道发表几天后,刊登一则言辞含糊的道歉启事。但这次,在安邦集团发表诉讼声明的第二天,也就是5月1日,财新却高调发表封面文章《穿透安邦资本魔术》,继续深挖集团高达619亿元背后存在虚增资本、自我循环注资等“猫腻”,以及安邦37家迷魂阵一样的股东背后实际均为吴小晖浙江老家的亲属团等秘辛。

  其实,安邦就是第三阶段的产物。英国《金融时报》曾评论认为,与其说是保险公司,安邦其实更像一家私募股权基金,它在全球大肆收购,利润主要来自投资收益。

  对习近平来说,数百个“红色”家族经营或者参股的公司是中共留给他的政治经济难题。2015年造成中国股市大跌的“经济政变”中,也有“太子党”、“红二代”的影子。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