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尔断交危机之后:阿曼—伊朗蜜月解读

   

      沙地阿拉伯如此发难,想不到与卡塔尔同属海湾合作委员会(GCC)的阿曼,依然敢公开跟伊朗宣示亲密关系。

  一直扮演调停者角色

  今天的阿曼作风低调,但历史上这个小国也有过辉煌。作为阿拉伯半岛最古老的国家之一,阿曼曾是阿拉伯经济中心,十八世纪驱逐波斯人后,赛义德王朝(Al
Said)建立了自身的海军,跟英国战略合作,先后击退了瓦哈比教派(Wahhabism)穆斯林、葡萄牙人,控制了波斯湾沿岸重要贸易据点,一度成为统治印度洋的霸主,连远在东非的桑给巴尔岛(Zanzibar,今天坦桑尼亚组成部分),曾经也是阿曼帝国一员。

  阿曼的荣光于赛义德大帝去世、英国开始殖民控制后逐渐消退,但赛义德王朝也延续至今,潜意识始终不希望沦为沙地的附庸。

  此外,阿曼信奉伊斯兰教第三大教派伊巴德派(Ibadi),跟信奉逊尼瓦哈比派的沙地并不算志同道合。

  从地缘环境来看,阿曼与伊朗之间仅隔霍尔木兹海峡(Strait of
Hormuz)相望,但与沙地则有山脉相隔,因此在「沙地vs伊朗」的中东冷战,阿曼一直保持平衡,扮演调停者角色。而阿曼苏丹在国内深受欢迎,不像沙地王室那样穷奢极侈,民间对王室的态度也没有受「阿拉伯之春」影响,在区内可算是首屈一指的稳定。

  因此,阿曼就有了独立自主的本钱,这种外交姿态,于去年伊朗与沙地的外交衝突期间尤为明显。当时,沙地处决了著名什叶派教士尼米尔(Nimr
al-Nimr),伊朗强烈不满,伊朗群众更攻击沙地驻伊朗大使馆洩愤,随后两国断交,交恶至今。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