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时报讯】纽约时报分析,如果仅将加泰隆尼亚此次公投描绘成自治区与中央政府之间的政治对立,就忽略了加泰隆尼亚内部日益增加的分歧、马德里当局对该如何回应缺乏共识,以及独立争议引发了一些无法以政经词彙解释的非理性情绪。
统独阵营分别积极鼓吹,迫使多数民众必须对国家认同议题选边站,而他们在2010年之前对此可能丝毫不感兴趣。西班牙当时正逢金融危机,大部分民众不能理解,政客为何宁可撼动民族主义的恶魔,却不去解决更迫在眉睫的问题,如贪腐和日渐严重的收入不均现象。时至今日,从庇里牛斯山麓村民到巴塞隆纳大学师生都在讨论,加泰隆尼亚人应否自行公投决定独立。
一名驻巴塞隆纳记者多明尼克说:「这是牵动敏感神经的争议,很遗憾没给只想旁观的人留下空间。」
似乎没人能解释衝突为什麽迅速升级。西班牙漫画家拉巴哥说:「必须浪费墨水在本不该发生的加泰隆尼亚问题上,纯属悲哀。我们知道自己的历史和维持统一的困难,我们都该能理解多元化是好事,不该用于推动领导支配权。」
但多元化并非西班牙的傲人资产。例如加泰隆尼亚一直不满,西班牙其他地区开设的加泰隆尼亚语课程还不如德国各地大学多,以及西国议会不淮议员使用其自治区语言。
圣母大学历史学家费南德兹—阿梅斯托说:「民族主义在19世纪时行不通,现在更没道理,但在全球化时代,大家想回归舒适圈,即使那样可能造成许多新的贫民窟。」
加泰隆尼亚情势也激起西班牙其他地区的统独情绪,邻近加泰隆尼亚的地区最先开始。例如本月在马约卡岛举行的文艺活动爆发激辩,因主持人要求一位作家不要用加泰隆尼亚语发言。活动筹办人巴尔塔萨说,该活动以前一直以双语进行,从未发生过类似摩擦。
巴尔塔萨表示:「我觉得西班牙要解这个愈来愈情绪化的情况,需要的是心理分析学家,而不是政客。政客在使用1930年代导致我们走向内战的辞彙,点燃难以扑灭的激情。」
加泰隆尼亚的分离主义已有百年根源,但近10年来因欧债危机而声势愈大。最大规模的独立示威发生在西国纾困银行业后三个月的2012年9月,当时马德里和巴塞隆纳为了钱而非主权问题争吵不休,总理拉霍伊拒绝加泰隆尼亚提出的、降低对西国较贫困地区的税务贡献。对加泰隆尼亚人而言,在长期经济衰退中,独立提供了改善财务的机会。
但如今西国经济重见经济成长,政客对立却不见改善,从宪法缺失吵到分离主义分子是否能以民主之名、在争取独立时嘲弄宪法,却绝少谈讨论加泰隆尼亚想建立一个什麽样的国家。
专栏作家魏达尔-佛赫说,经过独裁者佛朗哥统治的西班牙与其他国家不同,有一种自卑情结,当加泰隆尼亚要求分手,西国其他地区视之为「做妻子的告诉丈夫,她向来觉得他长得丑」。这正是离婚诉讼常见的问题,这对夫妻早已迷失而不再讨论他们最初想要分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