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时报讯】美国航母列根号来港访问补给数天,社会卷起一小阵航母热。列根号战力之强劲,水兵到湾仔寻欢作乐,华人水兵的《寻找他乡的故事》,都是报导的焦点。美舰访问的背后,其实是反映了香港的独特国际性格,是过去殖民地历史的承传,也是一国两制下,香港与其他中国城市的区别所在。
香港水深港阔,港口优良,这些论述大家耳熟能详,但维多利亚港,除了是航运中心,还是各国海军的补给港口。新中国成立,美国海军自青岛撤出,香港成为大陆沿岸唯一可让美军停靠的港口。韩战爆发时,香港成为联合国部队的运兵中心,在越战期间,美国海军更频密地利用香港作为休閒娱乐之地。
这两场战争,都涉及中美的直接和间接交锋,不过,在长期打算,充分利用政策下,北京对美国在港的「敌对」行为,多是「隻眼开,隻眼闭」。北京反应最激烈的,是在越战时期。1966年,访港的美舰有391次之多,访港的675,000名旅客当中,美军就佔了27%。北京多次向英国发出照会,警告伦敦不要纵容香港成为美帝的侵越基地。不过,英国很清楚,北京的批评是为向北越的同志交代,背后亦涉及苏联和中国争夺对北越影响的角力。事实上,这些照会发出之后,北京少有具体跟进,对香港美国海军休閒中心的地位,没有带来实质的影响。
到了1990年代,美国在菲律宾的苏碧湾海军基地关闭,香港休閒港口的角色更加吃重。为了争取美国海军的「访港权」,美国与中国展开了九七后美舰访问的前途谈判,结果两国达成协议,北京以每次审批的方式,容许这个殖民地时代的传统延续下来。根据协议,香港也独一无二,成为中国境内,唯一设有支援美军人员设施的港口。
回归之后,美舰继续如常访问香港,来港补给。美军和解放军的首次演习,更是在香港举行。只不过在中美关系转差时,北京就会透过拒绝美舰的访问,以低成本的方法,表达对美国的不满。倒转过来,北京也可透过审批,表达对美国的善意。美国对海军的「访港权」也是十分关心,在美国香港政策法的报告,美舰访港次数列入了汇报之中。美国的太平洋司令,亦讚许香港是皇冠上钻石,是水兵最爱到访的港口之一。
说回列根号今次的访问。这次是自2014年6月航母华盛顿号来港后,相隔三年以来,再次有美国航母到访。其实在回归后,日本横须贺驻守的航母(现时是列根号,之前是华盛顿号和小鹰号),几乎每年的出巡都会到港一游。由美国西岸调派到波斯湾的航母,大部份都会顺道来港访问。故此,访港的航母,每年都有一至两艘。
不过,美国在南海执行自由航行任务,北京在2016年5月拒绝了航母史坦尼斯号的访港申请后,航母就停访香港至今。虽然这几年,北京仍有批淮其他美国军舰来港,但美国航母绝迹维港时间如此长,在美舰访问香港的历史中,应该是一个纪录。箇中原因,是美国自己不提出申请,还是北京早已婉拒,外界就难以知晓了。
所以,今次列根号来访,可说是美国海军与解放军的小破冰。但列根号或其他美国航母日后能否继续访港,还要看美国的两个政策。一是南海的自由航行任务,是否可保持著斗而不破,避免对峙失控,做成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二,是国会提出美军军舰停靠台湾的要求,会如何发展。如果特朗普政府执行政策,让美国海军定期访问台湾,将被北京视为美台军事关系的全面升级,势必触及北京的红线,届时美舰可到港访问的安排,恐怕很大机会成为历史。
(香港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