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19大:强人习近平的新时代「共产党宣言」

  【熊猫时报讯】中共十九大于10月18日(上周三)开幕。除早前闹得沸沸腾腾的人事调动和涉港政策外,决定中共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政策走向的报告全文更是不容忽视。通篇理解这份报告后,诸如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在内等不少官员,均形容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是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有此形容,事关这份报告背后的政治气魄、野心,以及共产主义的理想性,均令国内民众有所期待,故此将之与邓小平比肩亦毫不意外。

  中共十九大10月18日开幕,习近平的政治报告既是对中共十八大以来五年的工作总结,也是中共未来执政的纲领性文件。(路透社)

  习近平花了近三个半小时宣读的十九大报告,全文超过三万字,分为十三个章节,既是对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的施政总结,又是中共未来执政的纲领性文件。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全球治理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刘志勤向《香港01》记者表示,这份报告展现出的观点、立场和政策,都超乎社会一般的期待和想像。同时这份报告全面讲解了中国共产党过去的政绩和未来的发展,因此称之为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宣言」。

  时势造英雄

  习近平报告中提到,「这五年中国共产党做了很多前人想做但没有做成的事情。」,事实上在习近平上台后,人们对他有很大的期望,但也有很多的担心,担心他无法力挽狂澜。在他接位时,中国经济的确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不可否认在外交、军事、政治、党建、政府治理中中共存在很多误差和偏差,甚至有人说是积重难返。
所以在当时,人们期待中国出现一个有权力亦有能力的政治领袖。现在来看,习近平是这样的人物。

  过去五年,习近平办成了五件大事。第一,重塑中国共产党。第二,重铸人民军队。第三,重建政府的治理能力。第四,重振了文化自信。第五,重构了中国的朋友圈。中国人说:「时势造英雄。」习近平就是符合人民期待的新时代英雄。

  强大的政治气魄

  如果说习近平自2012年上任以来每每打破外界一些人的想像,一步步成为毛邓之后最有权威的中共领导人和真正的领导核心,并在此过程展现了非凡的政治气魄和使命抱负的话,那麽由习近平亲自担任起草组组长的十九大报告,则无疑更加突显了他的政治气魄和掌控能力。

  一方面他敢于自毛邓之后为国家、军队发展进行阶段性发展定位。正如前文所述,他在报告里提出了国家发展的两个历史阶段性目标,前一个是从2020年至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后一个是从2035年至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军队发展上,他在报告里指出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这是一个非常清晰明确的阶段性目标。暂且不论这个目标何以实现,单从习近平敢让中共作出如此承诺,就反映了他强大的政治气魄和抱负。

  另一方面他敢在西方方案盛行世界的背景之下提出中国方案。习近平在报告里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这番表述极不寻常。要知道,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在不畏挑战的革命浪漫主义驱使下,虽然创造了不少奇蹟,但也造成了不顾国内落后现实,勒紧裤腰带盲目输出革命的狂热。后来进入邓小平时代,一方面面对文革十年浩劫造成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边缘的现实,另一方面迫于社会主义思潮在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陷入低谷的环境,中共实行了韬光养晦的战略,把重心放在国内经济建设,在西方方案面前处于守势。

  如今,习近平敢让长期备受西方意识形态质疑的中共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固然背后有近些年来西方方案不断面临严峻挑战而中国屡屡创造奇蹟的原因,但的确不失为一种强烈的政治气魄。

  强烈的历史认知

  习近平所作的十九大报告不光是总结过去五年的实践,还是在改革开放近40年、中共建政68年、中共建党96年、鸦片战争以来177年和整个国家五千多年历史视域下定义中共和自身的使命。习近平在报告里不厌其烦地频繁提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感叹「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遗憾的是「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为了救亡图存,「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而中共正是在这背景下产生并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为目标。这番表述体现了他强烈的历史意识。

  同时,他还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一方面习近平在报告里延续并强化了他上任后推崇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贯态度。比如,报告里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另一方面报告里继续主张中国特色政治道路,要求「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充分发挥其优越性。

  强烈的时代性

  检索整份报告会发现,「新时代」一词出现频率高达36次。报告不单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论断,还为这个「新时代」重新定义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提出了「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思想和基本方略。可以料想,「新时代」必然会成为十九大后中国内地的主流认知。鑑于习近平之于「新时代」开创的领导核心作用,「新时代」亦可理解为习近平时代。

  至于理想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习近平在整篇报告里多次提到「现代化」、「国家统一」、「民族复兴」和「中国梦」,反映了他有着浓厚的理想主义特质。另一方面他敢于为国家、军队发展提出了阶段性目标,敢于在西方方案外提出中国方案,无不透露着理想性。毕竟,放在人类历史上,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国家能够实现现代化,绝对是从未有过的先例。况且这个国家走的道路,并不是西方推崇的自由主义,而是许多人难以理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因此,如果这样一个国家,真的能在海外质疑声音中实现现代化,「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绝对是一件极其了不起的大事和伟大的尝试。当然,能有如此想法并敢于去实施的政治家,应该非常具有理想主义情怀。考虑到当前中国已经取得的成绩,以及习近平五年执政带来了范式转移和趋势,有不少人相信习的理想主义不同于毛,比毛的理论可行。

  强烈的思想性

  自今年年初中国军方两名学者在英国伦敦高调出版新作《习近平思想》,随后香港《明报》等媒体放风「习近平思想」将在十九大入中共党章以来,过去几个月时间里,类似「习近平思想」的信号密集出现。当然,绝大多数信号都未直接提到「习近平思想」,但确实吊足了海内外舆论的胃口,当时相当多的声音认为中共将会在十九大正式推出「习近平思想」。结果现在十九大报告里并未出现「习近平思想」,而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称谓。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括8个方面的内容和14条基本方略。8个内容包括总任务、主要矛盾、总体佈局和战略佈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新时代强军目标、大国外交、最本质的特徵。14条基本方略指: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国家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这八个方面的内容和14条基本方略非常清晰明确,其实称之为「习近平思想」并不为过。但是,考虑到一种思想的推出要经历一个慢火长煮的过程和掌握节奏,中共或会在时机成熟时再用「习近平思想」命名。

  十九大报告正式宣示了习近平时代的强势到来,习近平将会把报告里的内容逐步注入到执政党和国家的各个层面,其中自然包括香港。因此,港人必须明白,怎样理解习近平及其执政思维,怎样掌握未来北京政策走向,并在这个大前提下不断发展「一国两制」,寻找香港最佳安身立命之处,就显得尤为重要。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