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时报讯】美国正针对部分生产通信设备等产品的中俄企业加强在美国的业务限制。以特朗普身边人员身陷“通俄门”为背景,美国政府提高了对通过监控摄像头、安全软件、通信设备等泄露信息的警惕。对于与这类企业的交易限制不仅涵盖政府机构,还开始波及到民间企业。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军最近从位于中西部密苏里州的伦纳德·伍德堡陆军基地拆除了由世界上最大监控摄像头厂商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公司生产的监控摄像头。康威视隶属中国央企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的旗下企业,有人指出监控摄像头有可能被中国用于信息收集活动。
美国众议院的委员会将在1月30日就该公司生产的摄像头等安全问题举行听证会。美国国土安全部也发出通知,称海康威视生产的部分摄像头有可能被外部黑客恶意使用。
“我们向敌人发出坚定警告”,特朗普2017年12月在国防授权法案的签署仪式上这样强调。该法案1634条明确表示在联邦政府机构“禁止使用卡巴斯基实验室的产品与服务”。卡巴斯基是开发杀毒软件等产品的俄罗斯最大安全软件企业,拥有包括日本在内的4亿个人用户,企业用户超过27万家。
之所以在法案中专门提到卡巴斯基,是因为该公司从美国国内的私人电脑上发现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制作的机密软件,并发到了俄罗斯。机密软件被认为是国家安全局的合同员工违规带到了家中。有观点怀疑卡巴斯基对俄罗斯情报部门的特殊任务提供了合作。
卡巴斯基认为美国政府机构发出的产品禁用通知不当,于2017年12月向联邦法院起诉国土安全部。美国家电销售商百思买等已经停止销售其软件,卡巴斯基在声明中进行了驳斥,称“在美国的销售和在安全行业的评判由此受到了严重打击”。
美国还对中国最大智能手机厂商华为技术投去了怀疑的目光。华为本已发出预告,将通过美国通信公司AT&T开始在美国销售智能手机,但被迫中止产品发布,与AT&T的合作受挫。尽管没有公布原因,但被认为是由于美国政府从中干涉而造成了这一局面。
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在2012年的报告中点名指出华为和中国另一家通信设备厂商中兴通讯(ZTE)“损害国家安全利益”,建议美国企业避免引进其设备。不过这两家企业的设备拥有价格优势,许多民间企业仍在使用。美国联邦政府的签约企业禁止使用由华为、中兴生产的通信设备这一法案已于1月9日提交到美国众议院。。
目前尽管没有中俄企业向政府提供情报的证据,但由于通俄门事件,对于外国政府可能进行干预的危机意识仍在不断提高。自特朗普政权诞生以来,美国这种证据不足却到处打口水战的风气正愈演愈烈。
相关旧闻:华为背负的中国威胁论
【2012年4月12日】日前,中国政府批评澳大利亚政府拒绝华为技术投标宽带网络项目。每次华为的海外业务受阻,华为和中国政府都会否认该公司与中国军方的关联。虽然华为已跃居世界第二大通信设备厂商,但世界仍然无法消除对华为的防范心理。
4月1日在各国财政要人云集的海南博鳌论坛上,中国政府相关人士说“美国不是也有很多有服过军役的人担任CEO吗!”一句话顿时让会场沸沸扬扬。
这是对华为因被怀疑与中国军方有关而扩展海外业务受阻的反击。美国政府以华为CEO任正非出自中国人民解放军为由,阻挠华为对美国的IT企业注资及进行资产收购。
华为并没有逆来顺受,否认美国指出的华为与政府和军队的特殊关系。华为美国业务负责人副董事长胡厚崑发表声明表示只要认真调查一下就会知道华为只是一家普通的企业。
在反驳的同时,华为还积极结交对各国政府有影响力的原政界人士。就连原澳大利亚外交部长唐纳也成为华为当地法人高管中的一人。虽然唐纳极力否认华为会引发来自中国的网络攻击,称这种担忧“纯属空穴来风”,但澳大利亚政府的态度却没有任何转变。
华为之所以被防范,一是由于华为属于涉及国家安全的通信企业。二是因为华为在世界市场的影响力迅速提高,对发达国家形成了威胁。华为通过向通信公司提供设备,扩大了在新兴经济体、欧洲和日本的势力,其销售额仅次于全球首位的爱立信位居第二。
目前,高速通信技术“LTE”正在以欧洲为中心快速普及。据华为称,全球49家通信公司在29个国家构筑的网络中,由华为和爱立信运营的占8成以上。其中华为有23处,爱立信有21处,两公司的角逐非常激烈。
“走出去”和“自主创新”是中国政府鼓励企业的口号。日本富士通总研主任研究员金坚敏表示,用实际行动实践这两大口号的正是华为。
虽然凭借巨大的股票总市值,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壮大,但基本上都是石油巨头、国有银行等受政策保护的内需型企业。而真正靠实力让发达国家企业感到威胁的只有华为和同行的中兴通讯(ZTE)等区区几家。
这个中国的“骄子”在海外受到排挤,中国政府4月6日在官方网站上公开指责澳大利亚政府有失公正。不过,中国政府越是给华为强力助阵,反而让人觉得双方有特殊关系。
目前,并没有明确的证据能证明或者否定华为与中国军方有特殊关联。但只要中国崛起的势头不变,华为或许就不得不一直在“中国威胁论”的阴影下拼搏。
(日经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