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发明不谋专利造福全球 “光纤之父”高锟为民族骄傲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有「光纤之父」之称的中文大学前校长高锟昨日辞世,享年84岁。本报深感哀痛,向其家人致以深切慰问。高锟一生无私奉献,全凭他坚持研究光纤通讯技术,让人类可在网络世界驰骋,是划时代的伟大发明家。高锟的科研成就无远弗届,而其品德更值得敬重,他从没想过申请专利,坚持不能事事为钱看,否则科技不能向前进步。他这份无私之心,亦形成包容的性格,接纳学生的一时叛行。高锟晚年受脑退化症影响,虽然他忘记了个人成就,惟世人铭记。

  在上海出生的高锟,随父迁往香港,1949年入读圣若瑟书院,后到英国升学和工作。1970年回港,担任中大电子系创系教授,1987年升任中大校长,至1996年退休。高锟离世,各界哀痛,总结其一生,我们会以「无私」两个字来概括,这性格造就了一位不谋私利赚大钱的伟大科学家,亦给予中文大学学生一位好校长、香港社会一位真正的教育家。

  1966年,高锟提出了用玻璃代替铜线的大胆设想︰利用玻璃清澈、透明的性质,使用光来传送信号,希望改善传统的通讯系统,以传输的信息量更多、速度更快。许多人都认为他的理论匪夷所思,但高锟坚持下去,并为寻找那种「没有杂质的玻璃」大费周章,去了许多玻璃厂,又到过美国、日本及德国跟其他科学家讨论玻璃的制法,当时遭受不少嘲笑。不过,高锟的信心没有丝毫的动摇。他说︰「所有的科学家都应该固执,都要觉得自己是对的,否则不会成功。」终于,他发明了石英玻璃,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根光纤,使科学界大为震惊。

  高锟以光纤接通全世界,现今人人能够上网,是他的重大贡献。高锟一直没有为光纤申请专利,错失了赚大钱的机会,但他从不后悔,因为他明白只有开放技术,才可令通讯技术不断发展及普及化。高锟过往接受访问时曾提及仍有一个梦想希望实现,就是未来人人可以免费上网。虽然这个梦至今仍无法实现,但只要相信科学,只要更多无私的科学家,这一天终会实现。

  除了科研成就,高锟的品德高尚,深感敬重。他在任中大校长时,曾受学生冲击及抢咪,但他没想过惩罚学生,认为年轻人是应该叛逆的。这份包容,有人认为是放纵,但这却是教育家的应有胸襟。随和的性格,不代表高锟没有坚持。

  高锟拥有一颗赤子之心,热衷探索科学,曾拿着不同化学物品混和再搓成一颗颗「炸弹丸」,他生前向别人分享这段童年往事时,泛起腼腆的笑容,仍为当年的顽皮事津津乐道。物转星移,直至晚年,他依然对任何事物充满好奇,学习游泳,以及纵使患了脑退化症,或是潜意识,或是性格使然,他依然由当初对绘画毫无兴趣,至提笔画出一幅幅作品并开画展,为大众对脑退化症的关注而努力。

  高锟走了,其妻子高黄美芸会坚持先夫遗愿,继续致力为脑退化症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服务,我们希望社会各界支持这项工作,回馈高锟为世人的贡献。

       高锟的品行,让那些喜欢对别国进行技术封锁的国家以及利用科学技术牟取暴利的企业相形见绌,高下立判!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