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对美出口胜预期 暴风雨前夕

  【熊猫眼】内地9月出口胜预期,对美出口更增16.6%。惟这并非外贸不受中美贸易战影响,而是出口商赶在加徵关税前出口。贸战对华衝击将在明年初明显出现,相信中央将继续频打经济补针。

  赶加税前出口 明年真正考验

  内地昨公布9月外贸数字,以美元计,出口按年升14.5%,远胜市场预期的8.9%,增速更是今年2月以来最高;其中应受中美贸战最大影响的对美出口,更升16.6%。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指出,部分原因是中美双边贸易互补性比较强,中国有完整产业链和强大製造能力,美国市场对中国产品有比较强依赖。

  此固属原因之一,即使美国对华大加关税,美国进口商短期内难找到替代,何况人民币自今年4月以来兑美元贬值逾9%,抵销部分美国加徵进口关税。

  但除此之外,相信还有一个主因,就是内地出口商、美国进口商,都纷纷赶在9月24日美国落实对华2,000亿美元货品加徵10%关税前,将货物输进美国,免缴新关税。

  而外界本来预期在新关税下,今年第四季中国对美出口将受重挫,又因美国将新关税分两个阶段,第二阶段把10%关税上调至25%,将于明年元旦实行,故在美商仍未找到中国以外的替代厂商前,可能出现第二波赶快出口避关税潮,令第四季中国对美出口,以至整体出口都可能较预期为高。

  但明年1月开始,内地出口商与工厂便面对沉重压力,有港商表示明年初内地出口製造可能出现裁员以至倒闭潮。因此,现时以至第四季,内地出口即使呈现荣景,亦不代表中美贸战对华影响轻微。

  内需未见喜讯 补针势将加码

  更令人忧心的是,即使中央出台了减税减费措施,内需暂未见良好势头,例如反映民众消费力与意向的黄金周,旅游人次与旅游收入增速都创10年新低;长假期间,民众人均消费略降、电影票房按年跌20%等,似反映民众对前景有忧而未放开手脚消费。

  除外贸与消费外,三头马车中的投资仍未有9月统计,但1至8月内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已降至5.3%的新低。

  平情而论,中央为应对中美贸易战的衝击,减税费逾万亿元、增加基建以及4次降淮释出资金等,药效要等3个月至半年,目前暂不必过于悲观。但严峻考验将在明年初到来,相信中央会把握时机,继续出招,为经济下行多打预防补针。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