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社评 刘鹤三改行程显中美协议难产 习特会时间需要中国挤出来!

 
  本报评论员  蓝雨
  西班牙《国家报(El Pais)》透露,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於11月28日访问西班牙。而负责中美贸易谈判的中国副总理刘鹤,也宣布前赴德国访问。中国高层在中美即将举行元首峰会的敏感时刻,先後展开欧洲之旅,相信并非偶然,背後玄机不少。
  G20峰会将在11月30日至12月1日举行。另一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原本被媒体点名将直飞阿根廷,为习特会「暖身」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确定将於25日至28日访问德国。中国外交部20日公布刘鹤访德行程後,刘鹤是否将如媒体所言前往阿根廷,外界也存在议论。
  也就说,就算习近平利用时差赶场,访问西班牙后转飞阿根廷,时间也相当紧凑,G20峰会前与特朗普见面几无可能。
  还有就是,两国元首要签订协议的话,必须由下面的人预先做好协商,谈好要点才能拿到桌面上签署。而从刘鹤的行程安排看,时间上几乎没有这个安排。刘鹤是25至28日访问德国,G20峰会是在30日至12月1日间举行。也就说,算上13个小时的行程,刘鹤到达阿根廷已经是29日,若利用30日和1日峰会两天时间在场外和美方谈判,也不是不行,但谈判是很严肃的事情,利用峰会时间谈判,或影响G20峰会外交,削弱中国此行的意义。笔者判断中美并没有就协议谈判做出安排,否则以中美贸易战乃头等大事的重要性来说,刘鹤去德国访问是可以取消的,既然去了德国,就意味着习特会举行之前,中美没有安排协商(谈判)。
  不过,有关协商其实已经有了答案,就是中国11月递交了一份新的清单,特朗普回应说有4到5个内容没写上去。换句话说,中美的谈判暂时已经破局。
  其实,笔者留意到,十一月刘鹤是三改外交行程,十分罕见。
  11月9日,美国《华尔街日报》披露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与美国财长姆努钦曾通电话(即在习特通话之后),讨论缓解双方贸易紧张关系的协议。有消息指出,刘鹤短期内更会亲身前往美国,与美国官员面对面讨论,据了解美国要求中国提供确切可以让步的地方,涉及农业关税、技术转移等范畴,以便开始谈判贸易协议。
  美国商务部长罗斯13日还亲口透露,中国近期将派谈判代表前来华府,罗斯表示中方代表访美目的将是为了达成一份非正式协议。且多位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将前来美国,为本月底「习特会」铺路。白宫首席经济顾问库德洛13日接受CNBC新闻频道访问时说,美中重启对话「是件好事。」特朗普则表明,这次与习近平可望有一场「很棒的会面」。
  但不到两天风云突变,到了15日,美国商务部长罗斯表示,华府仍计划2019年1月提高对中国货品的关税税率。对於总统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会晤,罗斯指会面充其量只会就贸易谈判达成框架协议,声言要在1月前达成正式协议是不可能的事。
  那在13日到15日之间,即14日这一天发生什么事呢?
  笔者认为,就是美国当天收到了中国针对美国提出的广泛贸易改革要求而向华府作出的书面回应(即清单)。
  紧接着1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证实,中国已就美方的贸易要求,提出一系列愿意采取的措施,华府或再无必要向中国商品进一步加征关税,但强调他未完全接受。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向记者表示:“中国想达成协议,他们交来一份很长的清单,上面列出他们愿意做的事,但这对我来说仍是不能接受。”他未有透露清单的内容,仅形容它“相当完整”,列有142个项目,但目前仍缺少了4至5个“重要事项”。
  也就说,中方14日给出了改革清单,美方内部讨论后结果不满意。这才有了15日罗斯和16日特朗普的表态。
  所以,既然美方这样取态,刘鹤访美的意义已经不大,这才是刘鹤取消访美的真正原因。刘鹤取消访美是一改行程。
  刘鹤第二次改行程,是原定提前到阿根廷,在那里与美方继续协商。
  19日,《南华早报》媒体报道中美在进行“工作级别”讨论后,于最后一刻更改了(去美国的)谈判计划。新的计划是刘鹤与团队将直接前往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与美方的贸易谈判代表团在那里会面。
  但是,笔者注意到,中国外交部在20日公布刘鹤访德行程。也就说,刘鹤再次更改行程,没有预留给中美协商更充分的时间。
  所以,从刘鹤三改行程来看,习特会要达成书面协议几乎不可能。但碍于双方各自的形势需要,习特二人都应该见上一面,也会见上一面。这是两国元首的共识。
  目前迹象看,应在1日峰会结束的2日举行。
  不过,笔者认为这次习特会,将以寒暄叙旧,沟通为主,为两国的下一步的谈判定调。当然,其中还有一种场景,就是双方或知分歧太大,无法在习特会取得重要突破,但又不想两国元首空手而回,于是两国谈判主将在阿根廷磋商一个临时的谅解,这谅解不具约束力。
  习特会若没能达成外界希望的停战协议,可以说是与美国白宫咄咄逼人的外交技巧有关。传统上,中国都会为各种峰会营造会议气氛的,但美国白宫不懂或不擅长这一点,误判中国。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美国副总统16日在东亚峰会与李克强总理针锋相对,17日在APEC峰会与习近平主席交锋,加上白宫多次对华惹火言论等,这哪是想和中国达成贸易协议的态度呢?
  因此,中方领导层或看出美方缺乏诚意,才有刘鹤改去德国的决定。
  有韩媒统计,特朗普在中美贸易战期间,通过Twitter,电视采访,演讲等批判中国贸易的次数超过200次。
  常言道「政治一日都嫌长」,这句话用来形容当前中美角力尤其适合。虽然月初两国元首通电话後,中美紧张关系曾呈现转机,但随着副总统彭斯在东盟峰会、APEC处处针对中国、白宫鹰派总动员施压,却又似乎压缩总统特朗普与中方和解的空间,习特会要促使贸易战「停火」,难度变得更大。
  我们不妨看看白宫鹰派是如何总动员的:
  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明言跟中国人无法打交道;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在发表「301条款」调查更新报告时,直指过去数月以来,中国在技术转移与知识产权的不合理、扭曲市场动作,不但没有改变,反而变本加厉;
  立场被指相对不太「鹰」的白宫首席经济顾问库德洛也表示,美国倘与中国签贸易协议,必须符合美国利益;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哈塞特再度提出建议,可将「把中国逐出(evicting)世贸」视为一个解决方案。
  习特会前夕,白宫「鹰派」为反对不公平贸易「大合唱」显然不是偶然,只要了解当前美国政经界的诉求,便可知端倪。
  白宫及政界「鹰派」人物在习特会前齐发声,其实是顺应这种美国政商界潜藏在内、未宣於口的诉求,以防范特朗普轻易与中国让步,达成协议,错过促使中国作结构性改变的良机。
  在这种形势下,特朗普要与中国和解有一定难度。「鹰派」集体发声实质压缩了特朗普对华让步的空间。
  可中国吃软不吃硬,美国要硬来也是低估了中国。
  但双方元首肯见面,说明中美两国都同意,互不理睬、对话大门紧闭的局面不能持续,双方是时候重启对话。事实上,面临经济下滑的中国固然很想谈,而美国股市经历近期剧烈波动、外界推测熊市快将重临,也让特朗普承受某些压力,促成他愿意重回谈判桌,与中方互动。有一点是肯定的,中美双方都不愿给世人留下己方让步的印象,不仅如此,特朗普还想以胜利者姿态给国内选民看。
  事实上,习特会这种借多边国际会议举行的峰会,多属象征性会晤,难以深入讨论实质性议题。而刘鹤三改外交行程,与姆钦这样的实务性谈判也要借用第三方场地进行,更非比寻常,是中美两国建交40年以来所罕见。
    特朗普22日到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与家人共度感恩节,他在记者会上谈到下周举行的「习特会」时称,已就会谈作好准备,「我一生都在为此做准备」,他表示自己很清楚每项要素、每个统计数字,直言比所有知道这些东西的人更加了解。
  特朗普称,由於美国对大量中国商品加徵关税,中国非常希望达成协议,如果可以的话,美国将与中国达成协议。他还提到与习近平关系良好,只是因为贸易争端等因素,双方关系似乎有点冷却,「我很喜欢他,我想他也喜欢我,但他可能不如做这些事之前那麽喜欢我了。」
  外界解读指,上述谈话暗示美国有机会与中方达成协议。
  在北京,外交部举行媒体吹风会,介绍习近平下周出席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13次峰会的情况。习近平将於11月27日至12月5日对西班牙、阿根廷、巴拿马、葡萄牙4国进行国事访问。其间,将於11月30日至12月1日出席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G20峰会。值得留意,中方并未能明确习特会的具体日期。从行程看,G20结束后,2日至5日四天访巴拿马,葡萄牙,除去飞行时间,留给习特会的时间需要习近平主席挤出来才行。
  中美贸易战能否「停火」,审慎乐观这四个字,笔者几乎给不出。
      最后要指出的是,在习特会举行前夕,中国高层先後「闪电」访问欧洲国家,显然不是偶然;尽管外界暂无法得知中方的真实战略考量,但客观上,中方此际访欧、展示中国与欧洲的关系,无疑可作为习特会时,中方向美方要价的筹码。
  事实上,中国与欧盟目前同样在世贸组织兴讼,反击特朗普政府对钢铝徵税的措施,同时,世贸组织改革亦离不开中欧的共同参与。在这些领域上,中欧有利益交集点。
      加上近日美国游说欧洲盟友弃用华为产品,而欧洲多国电讯商大多采用华为设备,一旦他们屈从美国要求,意味着欧洲5G供应链受到影响,须向其他供应商采购,对华为在海外拓展造成阻滞。因此,中国领导人出访欧洲多国,目的就是要处理好中欧关系,不被美国挑拨离间,一来保障华为的市场,二来为持续从欧洲引进技术坚固基础,三来在WTO改革上推销中国方案。这正是中国高层访欧的玄机所在。
  (2018.11.24猫眼社评 华人电子日报《熊猫时报》社长兼总编撰稿)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