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谈 官方为何避出面棒打DG,环球还劝架?

     
       DG创办人的道歉视频
     意大利时尚品牌Dolce & Gabbana的「起筷吃食」广告,意外点燃内地民族情绪,导致明星抵制、电商下架、民众罢买。但与过去有点不同的是,中方对这一波民间反DG浪潮似乎保持距离,减少直接干预。这种微妙变化从何说起?一切或与当前国际政治气氛、中国「朋友圈」涉临各种挑战有关。
  截至今天,内地官方仍然大篇幅报道DG辱华风暴,内地业界及消费者抵制情绪高涨的状况,但基本是事实铺陈,没有出现可被视为「煽动」民间DG的举动。
  更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不时发表民族主义言论、人民日报社旗下《环球时报》前天发表的社评,不仅没有对DG激烈喊打,还有劝架意味--呼吁民间不要对DG穷追猛打。其中提到三点:
  第一,中国消费者应该对外展示自己的力量, 这种力量是外界对中国给予持久尊重的基础。第二,需慎用中国的力量,对於确有可能不熟悉中国情况而犯错、犯了错後又有明确道歉态度的外国公司,未必需要穷追猛打。第三,凡是涉及中国消费者与外界冲突的事,建议中国官方都尽量不出面干预。
  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昨天在例行记者会下答问时,亦没有激烈抨击DG,还明确表示,此事本质上不是外交问题,中方也不希望其上升为外交问题;「与其来问外交部发言人,不如去问一问中国的普通民众,看他们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耿爽的说法,等於直接呼应《环球时报》建议的第三点,即中国官方尽量不出面干预,为事件腾出解决空间。
  这里值得回顾的是,9月曾发生中国游客在瑞典遭到“粗暴对待”和瑞典电视台拍摄“辱华”节目一事,当时达至沸点,就是“帝吧远征”。不过,此举对中国的形象损害不少。当月的猫眼社评曾撰文《征讨瑞典宜鸣金收兵 愤青式外交不可取》,指出已经涉及到外交层面的这一争执,国家部分应该鸣金收兵了。同样地,民众方面话也说了,气也发了,也该到了开始冷静下来的时候。一句话,应让不愉快软着陆。文章指出在当前中美贸易战如火如荼之际,在中国正全力催谷“一带一路”倡议之际,突然冒出一个中瑞外交纠纷,实在是一种节外生枝,整件事的后果,就是西方社会更进一步加深对华的负面印象,而这种印象根本不用反华媒体挖空心思炮制抹黑文章去营造了,中西方的对立也进一步加剧。文章更指出中国旅客事件本身不应上升到外交层面,应该在法律层面解决(当事人起诉或投诉对方),中国驻瑞大使馆应该是协助旅客循法律途径(包括寻找律师,安排投诉等)解决该事,而不是通过当地媒体高调抨击,令普通的民事纠纷上升到外交层面,把小事化大,导致中瑞交恶,这种「战狼式外交」难辞其咎。猫眼社评的文章在当时舆论一片追骂瑞典声中是唯一泼冷水的。也给外交部和中国媒体提了醒。
  现在又发生意大利品牌的“辱华”事件,笔者同样也认为,道歉后就可以划上句号了,没必要穷追猛打,中华传统文化一直强调攻心为上,得饶人处且饶人。当然,唯一例外的是美国。意大利,瑞典那些行为和美国的劣行相比,根本就不是事儿。我们需要团结大多数,抗衡一小撮。这才是大局。况且,改变歧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需要很多软实力的付出。
  瑞典和意大利的“辱华"事件,更根本不能与过去因钓鱼岛事件抵制日本(领土核心利益),因萨德部署抵制韩国、打击乐天(战略核心利益)相提并论,确实没必要上升到外交层面。
  中国官方今次对被指「辱华」的DG,似乎更为克制和低调,不仅与民间的民族情绪保持距离、亦展示出不干预的姿态,完全正确。这种改变,有两种考量:
  其一是中美贸易战爆後,中国希望以加大改革开放,对冲影响,减低中国经济承受的震荡。如此时渲染或介入民族情绪,将与开放政策主调格不入。
  其二是贸易争端和关税战,可能导致外资生产链撤出中国、甚至加快出清生产程序与中国的关系,外资撤出关连中国就业问题、从中又牵动社会稳定;在此前提下,中国倘若在此前仍棒打外资,有机会令外资加速撤离中国,这是不明智做法。
      其三在美国巴不得把中国从欧洲赶走(例如游说欧洲各国拒绝华为5G等),中欧关系尤其重要。
      孰轻孰重,就算不懂政治的也知道答案。
  虽然DG创办人的道歉只给中国人看(没在脸书和推特发布),但只要下不为例,改过自新,为何不给他们一个机会呢?
  (2018.11.24)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