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局】美國對全球貿易伙伴徵收「對等關稅」寬限期今天(1日)屆滿,在此之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三(7月30日)宣布跟韓國達成「全面和完整」貿易協議,美國對韓進口貨物(包括汽車)關稅稅率定於15%,跟日本和歐盟看齊。此外,韓國將對美投資採購合計4500億美元(約3.51萬億港元),韓方稱其中1500億美元(約1.17萬億港元)用於振興美國造船業的投資成為定議關鍵,另外韓方亦毋須進一步開放大米和牛肉市場予美國。韓國政商界普遍視協議為「在最差談判形勢下取得的最佳結果」,但最大在野國民力量黨臨時領袖宋彥錫憂慮美國將對韓、日汽車同徵15%關稅,將令韓國汽車失去相對競爭力。
特朗普周三在旗下社交平台Truth Social公布美韓最新貿易協議,他稱韓對美投資的3500億美元(約2.73萬億港元)的項目將由「美國擁有和控制」,並由他本人「作為總統去選定」;又表示韓方承諾購買1000億美元(約7800億港元)美國能源。特朗普稱韓國總統李在明「將於兩周內」訪問白宮,屆時將公布投資分佈等細節。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則稱,「90%」的韓國投資利潤「將歸於美國民眾」。另外他保證韓國在半導體、醫藥品關稅方面的待遇將不會比其他美國貿易伙伴差,而鋼鋁和銅的產業關稅則將維持50%不變。
韓財長提「讓美造船業再偉大」合作
韓國財長具潤哲周三表示,韓方提出MASGA(「讓美國造船業再次偉大」)的合作項目,為兩國經貿磋商作出「最大貢獻」,該項目涵蓋在美新建造船廠、培養造船人才、重建造船供應鏈、造船,以至維護整修等整條造船產業鏈。
韓國總統辦公室政策室長金容范周四則解釋,韓美商定的3500億美元投資基金中除MASGA項目的另外2000億美元(約1.56萬億港元),將用於半導體、核電、可循環再用電池、生物等領域等投資,其中融資擔保所佔比重較大,直接投資額則佔很少比例。農產品方面,金容范表示,美方確實強烈要求韓方開放市場,但考慮到糧食安全重要性和農業敏感性,雙方就韓方不再進一步開放大米和牛肉市場達成一致。他又表示,雙方將很快協調韓美峰會具體日程,總統李在明訪美期間將另外就防衛問題談判。路透社報道,在此前美韓自由貿易協定(FTA)之下,韓方已對99.7%美國進口貨品免關稅,雙方亦已商定最遲2026年對輸韓美國牛肉關稅實施零關稅,但韓方仍以預防瘋牛症為由,限制年齡30個月或以上的牛的製品進口。
韓國最大在野黨國民力量黨臨時領袖宋彥錫批評,有必要研究合共4500億美元的對美投資及採購金額,憂慮其或會超出韓國外匯儲備的承擔能力。曾任前尹錫悅政府通商產業資源部長的鄭仁教則形容,韓國「已避免最差並選擇了次佳結果」,指15%關稅在預期範圍內。他又稱如3500億美元投資基金部分用於扶助在美投資的韓企,則韓國公司有機會填補中國正退出美國製造業市場遺留的「真空」。
反對派憂投資採購額「超負荷」
特朗普周三另宣布,8月6日起對大部分巴西進口貨品徵收50%關稅,飛機、橙汁等關鍵貨品暫獲豁免。路透社昨引述消息報道,巴西初步預計受新措施影響的輸美貨品佔約35.9%。
(韓聯網/金融時報/路透社/CNBC/衛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