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蕭析 中國打3張牌 謀借疫情挑戰美霸權

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首先出現疫情的中國,社會經濟受嚴重打擊。但中國官方謀將「壞事變好事」,在展示制度優勢、展示在全球產業的重要性、乃至開拓地緣政治等3方面,把疫情轉危為機。這些動作,頗有挑戰美國霸權地位的意味。這大概是疫情爆發後,中美關係急劇變壞的背後邏輯。

荷里活電影2012情節裡,「世界末日」級洪水來臨前,美國與中國等大國拋開政治歧見,合作製造多艘挪亞方舟,帶領部份人類避過災害、保存人類文明不至湮滅。

但電影還電影,在當前現實世界中的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中美沒有加強合作,反而加碼角力。套用美國康奈爾大學中國專家和貿易政策教授埃斯瓦爾·普拉薩德(Eswar Prasad)的話,中美關係已陷1989年「天安門事件」最壞境地。

為何出現這一局面?觀察者指,疫情最早出現在中國,最終為世界帶來打擊,是其中一個因素,兩國在病毒源頭的齟齬又是一個因素;除此之外還有更深層的原因--中國欲把疫情轉化為拓展國家利益的窗口,挑戰美國全球超強國家的地位,主要體現於3方面。

其一:展示中國制度優勢

中國高度集權的國家體制,與美國以選舉民主為基礎的政治南轅北轍,美方一直強烈質疑中國制度、包括批評以國家利益為名輕視人權;但這次疫情,中國再次以集權體制為基礎、以集中力量辦大事為手法,在一兩個月內暫時有效控制疫情、使之不再高速擴散。

以武漢為例,數天建成火神山醫院、一聲令下把大量體育館改為方艙醫院、調動物資把檢測能力從1月底的200例擴大到2月的7,000例。至於說做便做的鐵腕封城,就更不在話下。

中方近期的大量文宣,頌揚中國制度的應急能力,在另一角度,便是暗示中國體制不比西方民主制度遜色,甚至更為出色;但這種高調展示制度自信的宣傳,難色加深美國與中國之間的意識形態對立。

其二:展示中國在全球產業鏈的地位

去年打得火熱的中美貿易戰,美方背後考量是要打擊中國產業鏈、甚至將中國產業鏈「污名化」為全球貿易不公的根源。

但一場瘟疫卻令國際輿論不得不承認一個現實,中國是醫療設備、諸如口罩和保護服等即棄用品的全球最大生產商;這些物資是應對疫情的必須品,但西方一時三刻無法大量擴產,最終還是要尋求中國供應。

這個過程中,凸顯中國產業鏈暫時以取代。中國高調宣傳向歐洲及日韓供應口罩等物資,不就是線表態:美國打擊中國產業鏈,其實不利全球。

其三:拓大地緣政治影響力

本月稍早,正當美國宣佈對意大利等許多歐盟國家旅客關閉邊境時,中國政府則宣佈,向正處於新冠病毒大流行前沿的意大利派出醫療隊伍和運送醫療物資,繼而也向伊朗和塞爾維亞提供幫助。

這些動作,頗有拉攏盟友、拓展地緣政治、實踐一帶一路倡議的意味;其中,意大利是美國北約盟友。美國看在眼中,又會如何審視中國。

正如前述,中國這3張疫情「轉危為機」牌,頗有衝着美國、挑戰美國利益的意味。政治觀察者指,中方期望當病毒被打敗之後、中國的經濟復蘇,屆時在幫助重建被摧毀的世界經濟中,擔當關鍵角色;也就是將美國在全球的角色,分流到中國。

分析指,中國的舉動實質意圖挑戰了許多論者口中的「美國霸權」。在這些背景,大概能解讀到,美國白宮官員為何多次批評中國隱瞞疫情、累及全球,乃至美國總統特朗普為何一度喊出「中國病毒」。

(2020.3.26 )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