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火星探測 天問一號啟航 明年2月抵近火星 肩負「環繞着陸巡視」3任務

【熊猫时报讯】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昨日在海南島東北海岸的文昌航天發射場啟航,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於中午12時41分將「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升空,經過2167秒飛行送入預定軌道。「天問一號」預計在明年2月抵達火星軌道,並擇機着陸及展開科學探測任務。

目標研究地質構造土壤特徵

綜合央視新聞等官媒報道,「天問一號」探測器由環繞器、着陸器、巡視器(火星車)3個部分組成,重量約5噸,將一步完成「環繞、着陸、巡視」火星3大任務。此次探測的主要目標,是對火星形貌與地質構造特徵、表面土壤特徵與水冰分佈、表面物質組成、大氣電離層及表面氣候與環境特徵、火星物理場與內部結構等進行研究。

按照計劃,「天問一號」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於明年2月中下旬到達火星附近,在近火點通過制動「煞車」實現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着陸巡視器預計於明年4月23日在火星表面軟着陸,其後將釋放火星車,開展巡視科學探測。

4月23日軟着陸 火星上運行90日

高1.85米、重約240公斤的火星車搭載了包括地形相機、多光譜相機、次表層探測雷達、表面成分探測儀、表面磁場探測儀、氣象測量儀等有效載荷,將以太陽能作為能源,預計將在火星上運行至少90天。環繞器也將繼續在環火軌道運行大約一火星年(約 23 個月)。若此過程成功,中國將成為繼美國之後,世界上第二個火星車安全着陸和巡視探測的國家。

據國家航天局介紹,此次火星探測任務於2016年1月經中共中央、國務院批准立項,由國家航天局組織實施,執行單位包括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等單位。包括港澳地區學校在內的全國多地研究機構也參與研製,並與歐洲航天局、法國、奧地利、阿根廷等國家和組織開展多項合作。其中,香港理工大學參與研製搭載於火星探測系統上的關鍵儀器「落火狀態監視相機」(詳刊A11)。

此前,中國曾在2011年從哈薩克的拜科努爾航天中心,發射與俄羅斯合作開發的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但當時因俄方衛星未能按計劃變軌,導致「螢火一號」於2012年1月墜毁於太平洋。

(明报)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