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立克呼吁美国对华策略回到让中国成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 CNAS视频 |
【熊猫时报讯】中评社华盛顿8月13日电(记者 余东晖)美国知名战略家佐立克(Robert Zoellick)指出,美国应当接受中国本来的样子,不要想让中国变成美国梦想的模样。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美国不与中国接触,拒与中国合作。他呼吁还是应当回到让中国成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的轨道上。
作为美国前贸易代表、前副国务卿、前世界银行行长,佐立克多有与中国打交道的经历。尤其是他在小布什第二任时期提出的让中国成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的策略,在美国外交界引发强烈反响。佐立克最近出版新书《美国在世界上:美国外交和对外政策历史》,其中对处理美中关系多有阐述。
这本书出版之时,特朗普政府正全力出击,全方位与中国产生摩擦和对抗。蓬佩奥最近在尼克松图书馆的演讲,宣告美国实施了40多年的对华接触政策失败,被认为是特朗普政策的“新冷战宣言”。美国战略学界现在普遍认为,过去40多年的对华接触政策,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没有达成想要目标,反而帮助壮大了中国实力,挑战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
在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日前举行的新书在线对话会上,佐立克对美国战略学界现在的流行看法做出回应。他从三个方面谈美中关系的历史背景:
佐立克出版的新书 |
首先,美国从建国之初,甚至在宪法制定之前,就以商业观看待遥远的中国市场。中国通常被视为出现在地平线的闪亮物体,却又不能完全企及。不过,在特朗普政府上台之前,中国是15年来美国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
第二,人们认识到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潜在影响力,但忘记了早在1900年义和团运动的时候,中国人在门户开放的过程中,总要维护自己的领土完整;早在20世纪20年代,当时的中华民国就试图崛起。富兰克林·罗斯福把中国视为潜在的“四大骑士”之一。尼克松和基辛格把中国看成是一个大国。现在,美国把中国视为一股具有威胁性和危险的力量。
第三,美国早期与中国的关系往往是由传教士塑造的。美国一直想让中国人皈依基督教,皈依美国人的观点,皈依“美国梦”。从历史上看,当中国人决定要做中国人而不是初级的美国人时,美国就会产生强烈的排斥感,并以恐惧和愤怒来回应。在1949年中国共产党执政和1950年朝鲜战争后,就可以看到这一点。这就像两国关系中的钟摆,反覆出现。
由此,佐立克指出,“我们需要接受中国本来的样子,而不是要它成为我们梦想的样子”。这并不意味着美国不与中国合作,而是应当在寻找共同利益的同时,坚持美国的价值观。
佐立克认为,美国现在对华进入了另一个拒绝期,似乎中国必须是敌人。他说,美中关系现在形如自由落体,每天都不知道底部在哪里。这是一种新的背离,无论是对哪个国家,还是对整个世界都行不通。
在新美国安全中心12日举行的新书在线对话会上,佐立克重申了他的观点。他说:“让我们认识到中国本来的样子,不一定是我们想要的样子。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参与其中,但意味着我们务实地考虑它在哪里,以及我们能期待什么?”
佐立克表示,贯穿全书的一个主题是,美国要与盟友和伙伴,要尝试与中国这样强大的国家合作。美国应当在中国找到可以合作的力量,倾听和理解中国人的想法。他认为,中国领导人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加强共产党的力量,部分是因为苏联解体这个历史事件,至今对中国仍有很长的阴影。
“在同样务实的意义上,我们想要达到什么目的?我们可以向中国扔语言炸弹,但是在特定领域,我们想要实现什么?”佐立克发问。
呼吁让中国回到“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上,佐立克以中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入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核不扩散机制,全球金融危机时出台刺激经济措施,帮助解决苏丹达尔富尔问题等事例,说明与中国对话和接触政策,能够产生美国希望看到的效果。甚至在台湾参与国际组织问题上,他在任的时候就做成了不少事情。他说:“现在你可以说,也许抱怨会更好,但这难道不是与中国在这些问题上合作的更好结果吗?”
佐立克坦承,现在美中关系处于相当危险的境地,其中有新的维度,也有政治因素,但两党对中国的看法相对一致。因此他承认,对于下届美国政府来说,基于某种历史感来迂回前进,将是一个挑战。但他希望美国新政府能务实来看待如何与盟友合作,“有时威慑中国,有时与中国合作”。他说:“如果你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你将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如何实现经济复苏?”(中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