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达:把握中美关系演化三大规律

时事透视

举世公认,中国与美国的关系是当前世界上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双边关系。但围绕着这个重大课题,其实又有着许多的糊涂和错误认识。这里不妨先举几个例子,然后再切入本文关于“中美关系三大规律”的主题。

首先,有些人骨子里认为中美冲突的性质是文明冲突,包括文化、种族、信仰、传统等方面。坦率地讲,把正常不同文明起源和背景,差异甚至矛盾,能夸大到文明冲突的级别,那不是偏执狭隘,就是别有用心。

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中美两大文明可以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互利互补。那种通过一会儿高调《上甘岭》,一会儿又力推《黄河绝恋》来试图阐释引导中美关系的机会主义做法,不足为训。

再有就是认为美国是现实超级大国,而中国是后发新兴崛起大国,这是双方产生激烈对峙甚至冲突的根本动因。实际情况呢,是才245年历史的美国依然新兴和强劲,文明领先;而3000年历史的中国有些老迈年高,能否后发先进还有待自我证明。对此宏观格局不可颠倒误判,自欺欺人。

还有就是中国欲真正实现自身现代化和发展崛起,就必须引进建立一个能够有效自我改革更新的现代机制,但这个机制到底是什么?在中国内部自1840年以来就一直争执纠缠不休。但这个新机制至少不应与美国的机制对立对抗。

邓小平早就发现,与美国关系好的国家,都富裕强大起来了。也就是说,如果中国今天忽然发现自己正愈发走向美国的对立面,这于美国其实事小,于中国自己的后果才更严重。美国是个文明镜鉴和标杆,中国借此可以更加搞清自身的定位和走向,以防止自我浑沌迷失。

中美关系经过近现代以来近两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应该可以总结出以下三大演化规律。把握好这三大规律,中美关系就良性发展前进,否则会面临恶化倒退,甚至武力冲突。

第一个规律是中美关系的底线和基础,必须依靠正确的战略把握和方向。也就是说在战术层级的一些修修补补,忽软忽硬,并没多大作用和意义。纵观历史,中美关系在近现代出现过两大“蜜月期”,一个是1930年至1950年的20年,另一个是1978年至2018年的40年。第一个蜜月期基本是由于二战,中美两国都是反法西斯侵略,这种强大的正义性,形成两国间一个战略纽带。

第二个蜜月期主要是因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工作重心由内耗斗争,转成经济建设,意识形态由极左转向务实,社会文化由封闭转向开放。这一系列良性合理的重大战略转折,促成中美关系全面发展起飞。没有宏观战略正确,就没有正常发展的中美关系。

第二个规律是在中美关系里,美国的文明程度更高,是个稳变量;而中国由于蹉跎和后发,是个多变量。也就是说,中美关系虽说是双方的事情,但中国如何做更关系重大,反而与美国的变化,譬如政府更迭总统换人等等,没多大关系。

譬如美国的立国基础、原则和体制,很少遭遇严峻实质的颠覆性挑战,坚实稳固;而中国的传统就比较复杂,譬如上世纪初满清王朝就只能面临人亡政息,天翻地覆,为共和体制所取代的命运。中国的变革对中美关系影响更大。

第三个规律,须防止意识形态和国家治理方式性质的对立,成为中美的核心矛盾,也要防止这个问题以地缘势力范围,抑或国家主权之争的面目出现。矛盾一旦沿此发展,两国关系将万劫不复。

区别在于:地缘势力之争,可能关乎利益多少,却少触及你死我活。老大就多占点,老二就少占点而已。但意识形态和国家治理方式对立,就属于“排他性”的了,事实证明所谓“一国两制”谈何容易,现在连美国也打算要“脱钩”。可见道不同,确实难以为谋。

作者是在美国的

国际文化战略研究和咨询专家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