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牧場紓「漁荒」 裝備價高收益低 業者:新型平台可用20年 回本快則15年

【中华】海洋漁業資源面臨枯竭困境,中國近年提出耕海牧漁戰略「向海要糧」。廣東珠海上周閉幕的海洋科技展,智能化「海底池塘」、一條龍作業的養殖航母、融合式經營的漁旅平台,各種海洋牧場「重器」盡出,三大電訊商也提供物聯網技術,讓海上放牧更輕鬆。不過有業者表示,目前各地力推的海牧裝備回本期長,市場效益不佳。倘無政府巨額補貼,海洋牧場能否持續發展值得關注。

飛機引擎的轟鳴不時傳來,提醒觀衆現身處珠海機場。此處是著名的珠海航展所在地,不過這次人們參觀的是首屆珠海國際海洋智能科技展覽會。踏入展館,珠海市海洋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簡稱珠海海洋集團)與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實驗室(南方海洋實驗室)一左一右佔據首排,兩個展攤最顯眼處皆以海洋牧場為主題。

珠海海洋集團展出深遠海養殖工船、海洋牧場漁旅平台、桁架式養殖平台模型,吸引觀眾細看。該集團旗下海洋裝備研究院研發的「伶仃牧場」(矩形柱穩式半潛養殖網箱平台)是其中一款智能桁架式平台,現場展出最大的「伶仃牧場4號」養殖水體可達24萬立方米以上,設計壽命30年,能抵禦50年一遇的颱風,亦加入監控魚群、水質的電子設備。

「伶仃牧場」系列位於香港南面珠海隘洲島海域,「伶仃牧場2號」、「伶仃牧場3號」今年7月將啟用,該處將發展成現代化海洋牧場「標準海」示範區。

至於中科院廣州能源所與格力集團聯手研發的「海洋牧場漁旅平台」(半潛式養殖平台),狀如漂浮人工島,底部網箱與海相連,整體可拖行,以太陽能/波浪能發電自給能源,兼營休閒垂釣、海上觀光。養殖水體6萬立方米的最新型號,造價高達1.5億元(人民幣,下同)。最早啟用的「澎湖號」運作近4年,1.5萬立方米的網箱最多可養魚約300噸。

專家:每立方米造價逾千或蝕本

近年有關海洋牧場的市場效益備受關注,《中國新聞周刊》上月引述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裝備工程技術首席科學家郭根喜分析,養殖系統裝備每立方米造價1000元是臨界點,倘若超過,經濟效益就會很低,甚至蝕本。惟目前國內多數海洋牧場平台遠超於此。

與企業或投資者共同開發、經營海洋牧場項目的萬山發展集團工作人員表示,選址珠江口小萬山島北側的養殖水體6萬立方米「珠海琴」(半潛桁架式養殖平台),設計使用年限20年,基礎預算約8000萬元,樂觀估計15年能回本。

遠海牧漁難照料 展商稱暫無法自動化

珠海海洋集團展位負責人劉先生則認為,相比養殖平台,養殖工船更接近海洋牧場的理念,可移動的特點使其養殖更多品種,比如隨季節遷徙的吞拿魚,賺取更高利潤。該集團正建造的養殖工船更兼具旅遊功能,可接待250人海上娛樂。

2022年投入運作的10萬噸級「國信1號」是國內養殖工船典型,如可深海養殖的「漁業航母」,設有15個養殖艙,養殖水體近9萬立方米,從養殖、捕撈到加工、裝箱全自動化。不過它造價4.5億元,每立方米造價逾5000元。

內地政府正鼓勵發展遠海養殖,海南也要在南海建西沙、中沙、南沙牧場,現場一些養殖平台的介紹中也提到可遠海作業,但展攤負責人指尚處概念階段。他解釋稱,目前技術遠遠做不到全自動養殖,投放飼料、觀察魚苗生長狀况等日常工作依賴人手操作,大部分養殖平台也無生活設施,無法設立在遠離海岸的位置。

電訊商推AI管理 物聯網衛星助監水域

內地三大電訊商均力推海洋牧場智能化方案,透過物聯網及衛星遙感光譜分析,將海洋牧場各種水質數據匯集到管理平台,再輔以AI技術判斷水域現狀。中移動在現場展示一套系統,據指正與廣東陽江有關部門合作測試使用。

 

圖 – 珠海海洋集團展出旗下養殖工船模型,採用自主設計的水體自然交換技術,與現有用水泵抽入新鮮海水到船艙內不同。(陳灝攝)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