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極右歐選大捷 馬克龍解散國會豪賭 國民聯盟料取30席 有望成歐洲議會最大國家政黨

【政局】歐洲議會選舉結果周日(9日)起陸續出爐,儘管整體形勢上親歐中間陣營仍佔據主導地位,但政治光譜右移明顯,其中在歐洲兩大龍頭法國和德國,疑歐右翼政黨更成為大贏家。面對法國極右政黨國民聯盟勢成歐洲議會議席最多的國家政黨,法國總統馬克龍周日稍後時間聲言不能坐視民族主義者崛起,故宣布提前3年舉行法國國會選舉,被視為政治豪賭。

經過一連4日投票後,歐洲議會選舉周日落幕。至今晨零時點票結果顯示,親歐中間陣營仍守住明確的議席多數,但整體政治光譜明顯右移(見另稿),多個疑歐右翼政黨都有好成績。其中在法國,極右領袖馬林勒龐領軍的國民聯盟(RN)得票31.4%,比總統馬克龍所屬復興黨(RE)為首的中間派陣營(14.6%)多出不止一倍,估算將取得30席,比上屆多出12席,甚至可望壓過德國中右派的基民盟/基社盟(估算29席),成為在歐洲議會擁有最多議席的國家政黨。

馬克龍同日稍後決定作出政治豪賭,宣布原定2027年才舉行的國民議會選舉提前舉行,兩輪投票分別在6月30日和7月7日舉行。自2002年以來,法國國會選舉都在同年總統大選後數月內舉行,未再有提前國會選舉的情况發生,馬克龍的決定為法國政壇帶來重大變數。

法國採取半總統制,主管外交和國防政策的總統由直選產生,主管內政和經濟政策的總理則按國會議席分佈決定,兩者有可能來自不同政黨,形成「共治政府」(cohabitation)局面。二戰後法國曾三度出現共治政府,最近一次是1997至2002年,當時總統是中右派的希拉克,總理是中左派的若斯潘。在現屆法國國會,國民聯盟(88席)原本就是第二大黨,僅次於復興黨(155席),後者結合中間派盟友也未議席過半,只能以少數派政府執政。倘若國民聯盟晉身國會第一大黨,馬克龍恐被迫起用該黨人選擔任總理,屆時餘下3年總統任期將處處受掣肘。

國民聯盟提名28歲黨主席候選總理

「對向來認為團結、強大和獨立的歐洲對法國是好事的我來說,這是我無法接受的情况。因此我已決定以投票方式還給你們對我們國會未來的決定權。」馬克龍表明,相信提前選舉可緩和國會內的反覆爭辯,令國家方向變得清晰。《金融時報》引述愛麗舍宮官員稱,馬克龍對如何打破國會僵局已思考了一段時間。

馬林勒龐讚揚馬克龍提前國會選舉的決定,「如果法國人給予支持,我們已準備好行使權力」。國民聯盟隨即決定,提名由28歲的黨主席巴爾代拉(Jordan Bardella)為該黨總理候選人,後者被認為甚至比馬林勒龐更具政治魅力。

德總理政黨錄歷屆最差成績

另外,在歐洲議會分配到最多議席的德國,極右德國另類選擇黨(AfD)料獲15席排第二,僅次於基民盟/基社盟,由總理朔爾茨領導的社民黨(14席)更錄得歷屆最差成績。

(金融時報/法新社/路透社/Politico歐洲版)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