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局】前歐央行前行長兼意大利前總理德拉吉去年按歐盟委員會委託發表歐盟提升競爭力與前景報告,到今年1月歐委會以這份「德拉吉報告」為基礎發表《歐盟競爭力指南》,列明三大核心行動領域:縮窄創新差距、去碳化與競爭力的共同路線圖、減少過度依賴和提升安全。事隔不足兩個月,「特朗普2.0」對歐洲盟友的公然輕視,已迫使歐洲加緊提升軍事開支的步伐。德拉吉(Mario Draghi)昨天在香港舉行的滙豐全球投資峰會上發言,指歐洲防衛工業未來會走向整合兼併成個別大型平台,歐盟如要促進這點發生,或須放寬企業合併的複雜規則。
談到防衛開支與歐洲整體競爭力的關係,德拉吉以美國為例,研發(R&D)佔美國防衛預算約10%,但在歐洲只有4%,換算成實際金額,美國更是歐洲的10倍。他指另一問題是歐洲有需要採購歐洲軍備,而非依賴美國供應,目前中東歐國家有八成武器來自美國,意大利是三成,法國兩成,其餘都是四成。
對「誰是敵人」須共同判斷
被問到歐盟成員國有可能只顧將資源集中在本國的冠軍企業——德國有萊茵金屬(Rheinmetall AG)、法國有Thales、意大利有Leonardo,德拉吉坦言不擔心這點,反指外界更應關注歐洲國防產業界有併購的需要,布魯塞爾須放寬相關規管。
德拉吉解釋,歐盟內部國防企業的合併目前限於只擁有軍事科技者,但如果這些企業擁有軍用和民用科技,例如既可生產軍事直升機,也可生產民用直升機,就不可以跟其他生產軍民兩用科技的企業合併。以往習慣應對方式是出售民航部門,只保留軍事部門,問題是需要長期等候投資成果的國防企業需要民航部門的收入來支撐。
歐洲已踏出第一步,以Leonardo為例,繼去年與萊茵金屬聯手成立合資企業來生產主戰坦克和步兵戰車後,到本月初再與土耳其國防工業新貴拜卡(Baykar)成立另一合資企業來生產軍用無人機。德拉吉坦言,歐洲未來數年要在這方面做得更多,重要在於以建立歐洲防衛工業為目標,「軍事防衛的未來在於軍事科技與數碼科技的協同效應,要做到這點,你需要有能實際上跟不同陸、海、空以至太空軍隊溝通的平台,而且要是大平台」。
德拉吉認為,歐洲可以容納一、兩個以至也許3個為整個歐洲服務的大平台,但如果想逐個國家建立自己的小平台,則「不合情理,也大概不可能做到」。他坦言,安全上的需要自然會引領歐洲走上建立大平台的道路,但歐洲對「誰是敵人」仍要有共同判斷,畢竟購買或生產武器的決定需要建基於外交政策。
特朗普加速歐洲「做正確事」
被主持人問到「特朗普2.0」對歐洲的敵視態度實際上是否有助歐洲「做正確的事」,德拉吉雖答稱「基本上是」,但他解釋更準確的應是「特朗普縮短了(歐洲採取行動)的時間」,畢竟「德拉吉報告」本身在特朗普當選前發表。他坦言報告所述的一切都應該10年前而非等到現在才做,現屆美國政府帶來的變化是告訴你時間所剩無幾,「舉例說,你要不邁步前進自衛,要不無法自衛」。然而,對歐洲來說,這情况不太理想,因為當前正有俄羅斯這個敵人。
(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