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練登陸駁船 紐時:攻台選項增

【军事】解放軍近期在廣州西南海域演練新型登陸駁船,《紐約時報》援引衛星圖像稱,演練中3艘特殊駁船首尾相連,從外海深處搭建一條延伸至沿岸海灘、長逾800米的「登陸橋」。軍事專家指出,該設計可供裝甲車上岸,為攻台後勤提供新選項,反映解放軍登陸能力加強。

搭800米橋破地形限制 裝甲車可駛

根據衛星圖顯示,駁船以3艘為一組協同運作,最長約185米、最短約110米,配備可伸縮的重型支柱,原理類似巨型高蹺。航行時支柱從甲板伸出,抵達定位後下降至海牀,將船體抬升穩定。每艘駁船船首設有塔樓,可伸出橋樑連接其他駁船或岸邊,最終形成長約823米的「登陸橋」。這些駁船可組成臨時碼頭,讓其他船舶停靠並卸載人員、車輛,沿棧橋上岸。

《紐時》分析衛星影像、海上交通數據發現,解放軍調動多艘商用渡輪、貨船參與演練,該些商船靠近距離岸邊最遠的兩艘大型駁船,是在演練如何就位並卸載車輛。衛星並未拍到實際卸載車輛的鏡頭,但參與演練的渡輪、貨輪,大多是原本設計或經改裝可承載重型武裝車輛的船舶。

報道引述米切爾航空航天研究所(Mitchell Institute)中國研究資深常駐研究員達姆(J. Michael Dahm)表示,3艘登陸駁船顯示中國軍方正迅速發展,突破攻台時可能的後勤障礙。他估計,這些駁船一日可卸載數百輛裝甲車。他提到,在負責建新駁船的廣州造船廠,另有3艘駁船接近完工,已下水初步測試。

另有多名專家指出,這些駁船理論上可讓解放軍選擇台島其他地形雖不利登陸、但台軍防禦較弱的地區登岸。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