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工黨大捷 重演加國反對派領袖墮馬 特朗普效應再現 連任總理:選民揀「澳洲方式」迎全球挑戰

【政局】澳洲昨日(3日)舉行國會大選,一如約一周前的加拿大,「特朗普效應」再次造就執政黨勝出,代表保守勢力的反對派則有領袖爆冷輸掉個人議席。在大部分議席完成初步點票後,工黨篤定贏得過半數議席,甚至有可能在150席中取得相當於六成議席的90席,總理阿爾巴尼斯在勝選演說表示,澳洲民眾選擇了「澳洲方式」來面對全球挑戰。最大在野自由黨—國家黨聯盟(簡稱聯盟黨)領袖達頓承認議席和大選雙輸,其陣營有聲音承認美國總統特朗普為選情帶來負面影響。

工黨篤定議席過半 可望六成

根據澳洲廣播公司(ABC)網站的統計,截至香港時間今晨0時,按已點算的69.1%選票推算,即使仍有14席僵持,工黨在下議院至少穩贏85席,遠高於76席過半門檻和上屆議席數量(77席),分析甚至指可以上望90席。

選前有53席的聯盟黨只穩贏41席,成績肯定遜於上屆,最大失利是領軍人物達頓(Peter Dutton)在其盤踞24年、位於布里斯班以北的迪克森選區落敗,成為澳洲選舉史上首位輸掉議席的在野黨領袖。在2022年上屆大選,達頓只以1.7個百分點的微弱得票優勢守住議席,但今屆在點票初期已大幅落後工黨挑戰者。聯盟黨影子外長科爾曼(David Coleman)同告議席不保。

如此選情跟上周一(4月28日)舉行的加拿大大選高度相似。加國保守黨黨魁博勵治同樣主打與特朗普相似的政治路線,原本聲勢如虹,但在特朗普以貶抑加國主權和關稅戰等高調施壓,反令換上前央行行長卡尼領軍的執政自由黨爆冷保住政權,博勵治更輸掉議席,只能靠獲高票當選的黨友讓出議席,盼循補選返回國會。

達頓在敗選演說承認「時不與聯盟黨」,指在選戰中「被對手定義」。達頓屬強硬保守派,競選上刻意營造自己與特朗普相似的政治路線,但在特朗普重返白宮後為盟友以至全球帶來巨大衝擊下,「近似特朗普」反變選舉負資產,甚至淡化選民原先關注、工黨處於劣勢的生活成本和樓價議題。自由黨一名參議員坦言是達頓自己令一切都圍繞特朗普,例如在野黨主打「令澳洲再次偉大」,達頓甚至聲言要仿效特朗普政府成立「政府效率部」,問題是「如果投擲太多泥巴就會黏住」。

達頓仿特反效果 淡化民生議題

成為澳洲近廿年來首位連任總理的阿爾巴尼斯在勝選演說上表示,澳洲民眾揀選「澳洲方式」面對全球挑戰,即為未來建設的同時也會關顧他人,「我們不需要從任何其他地方乞求、借用或複製……我們在自身價值觀和民眾身上找到正確方向」。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發聲明恭賀阿爾巴尼斯,形容澳洲是「美國的有價值盟友、伙伴和朋友」。英國首相施紀賢和印度總理莫迪都有祝賀。中國外交部則在網站公布發言人答問,表示中方對工黨和阿爾巴尼斯表示祝賀,願同後者領導的澳洲新政府一道,繼續推動構建更加成熟穩定、更加富有成果的中澳全面戰略伙伴關係,更好造福兩國和兩國人民,為促進地區和世界的和平穩定作出積極貢獻。

(澳洲廣播公司/衛報/BBC/路透社/中國外交部網站)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