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加入帶路 美媒稱衝擊後院 哥國總統:個別國家唯利是圖不利世界 中拉論壇北京宣言 倡改革國際金融體系

【政局】拉美國家哥倫比亞昨(14日)正式簽署加入「一帶一路」倡議,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雙方要鞏固政治互信,加強戰略溝通,把牢雙邊關係發展方向。官媒引述哥倫比亞總統佩特羅則表示,當前國際局勢複雜多變,個別國家唯利是圖的做法不利於世界,各國應團結應對。哥方願同中方密切配合,捍衛國際公平正義,維護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美媒則把舉動視為衝擊美國「後院」。

新華社報道,習近平昨在北京會見赴華出席中拉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的佩特羅,兩人隨後共同見證「一帶一路」協議簽署。

習近平撐華企赴哥倫比亞 另稱兩國可拓新領域合作

習近平指出,哥倫比亞是拉美重要國家,中方一向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待發展兩國關係。「要以哥倫比亞正式加入一帶一路大家庭為契機,推動兩國合作提質升級」。他稱,中方願進口更多哥倫比亞優質產品,支持中國企業赴哥投資興業,參與基礎設施建設。雙方可進一步拓展風能、新能源汽車、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合作。

習近平表示,中拉合作是「南南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順應世界發展大勢和歷史潮流。中國願同包括哥倫比亞在內的拉美國家一道,推動中拉命運共同體建設不斷走深走實。

中國連續多年成為哥倫比亞第二大貿易伙伴。今年前4個月,中國對哥進出口483.4億元,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去年中哥貿易規模達1496.3億元,增長13%,連續4年超過1200億元。

據路透社報道,哥倫比亞外長薩拉維亞(Laura Sarabia)表示,加入中國「一帶一路」倡儀是該國「幾十年來最大膽的一步」,並指此次合作協議的簽署,為貿易、投資和旅遊開啟了無限商機,形容哥國「堅定向世界開放」。

哥倫比亞一直被視為美國在拉丁美洲最親密的貿易與安全伙伴之一。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後,佩特羅曾與他多次在社交媒體上爭執。彭博社報道指,哥國加入「一帶一路」的決定,勢必將衝擊美國與哥倫比亞原已緊張的關係。

哥倫比亞前總統桑佩爾日前表示,佩特羅在關稅爭端期間訪華,是對美國「非常明確的回應」,即拉丁美洲已準備好尋找其他市場、合作伙伴和融資來源。

哥倫比亞外長稱備忘錄無法律承諾

仍盼與美保持貿易關係

不過,薩拉維亞向哥倫比亞廣播電台表示,簽署的備忘錄不同於「哥倫比亞與美國簽署的貿易協定」,指該份文件不意味着法律承諾。她同時稱,雖然哥倫比亞官員正與中國洽談,佩特羅政府仍希望繼續與美國保持貿易關係。

拉美被視為美國傳統後院,目前成為了中美對抗的戰場之一。中國已超越美國,成為了巴西、秘魯、智利和其他拉美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截至目前,三分之二的拉美國家加入了「一帶一路」倡議,未加入的有7個與台灣有邦交的國家,以及墨西哥和去年退出的巴拿馬。

另讯

中拉論壇北京宣言 倡改革國際金融體系

中國與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成員國周二(13日)在北京共同出席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重申雙方加強政治對話、深化合作、增進互信的堅定承諾。中國-拉共體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北京宣言同日發布,同意就2028年舉辦中拉論壇新一屆會議保持溝通。
宣言重申將堅持開放包容,繼續鞏固中拉論壇作為拓展中國與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合作平台的重要作用;強調全球南方的團結精神,願根據各國優勢與能力,協調推進現代化與可持續發展進程,並在重點領域開展合作以應對全球性挑戰。中方注意到拉方的立場,即鑑於聯合國迄今9任秘書長中僅有一位來自本地區,應推舉拉美和加勒比國家人士擔任聯合國秘書長職務。
宣言呼籲改革國際金融體系,使其更具效率與公平性,有效應對中國及拉美和加勒比等發展中國家在落實國際承諾時面臨的資金缺口;並致力於通過經濟全球化加強中國與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合作,呼籲各方考慮加入氣候變化國際文書,遵循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和各自能力原則,避免藉此新設立貿易壁壘。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