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電影和7·31兇案

【今日点击】2025年7月31日,兩個本無交集的事件在同一天引發關注——原定當天上映的抗戰電影《731》爽約,日本東京都千代田區街頭發生中國公民遇襲案件。

兩中國人在日遇襲

據日本《每日新聞》報道,兩名中國籍男子在行走時,遭4名頭戴毛巾、身著建築工人風格服飾的男子用鐵棒毆打,額頭受重傷送院,無生命危險。4名兇手乘車逃離現場後棄車,警方以傷害事件立案追查疑兇去向。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昨低調回應,中國駐日使館已向日方表明關切,正進一步核實情况,「我們敦促日方採取有效措施保障中國公民安全」。

日網民無定論 華網民不滿

而在日本媒體相關報道下的評論中,許多日本網民表示「尚不清楚兇手的國籍和目的」,猜測「可能是中國人之間的矛盾引發的有計劃報復」。反觀中國社交平台,時值中國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前夕,疊加「7.31」這一敏感歷史符號,網民群情洶湧。

中國網民質疑,日本一方面宣稱「中國反日情緒高漲影響營商環境」,另一方面卻未遏制針對在日中國人的暴力行為,做法「兩面三刀」;日本輿論雙重標準,「若日本人在華遇襲必成國際事件,反之為何沉默?」更有網民直指中國公眾人物與媒體「缺位」。

事件背後,日本近年治安持續惡化已是不爭事實。數據顯示,日本刑事犯罪數量連續3年上升;今年前4月,惡性犯罪更按年增加8.7%。

生活在日本的中國女生石小姐說:「這兩天惡性事件很多,前兩天還有越南人持刀殺人的事,加上今天(7月31日)這件,現在大家也都人心惶惶的。」基於中國人身分,她坦言:「這兩天出門肯定是不敢大聲說中文了,也只能自己小心一點。」

歷史與民族問題的複雜注定矛盾難以短期化解,而極端情緒的相互煽動更使和解之路愈發艱難。當民眾在互斥的敘事中爭奪道德高地時,或許已在不自覺中成為「仇恨教育」的傳播者。

電影撤檔引陰謀論

前述電影《731》,以侵華日軍731部隊在中國東北進行細菌實驗為背景拍攝,導演趙林山曾表示《731》不拉民族仇恨,主講人性關懷。不過,《731》未能在「7.31」上映,仍被部分「愛國者」解讀為「敗給了『中日友好』和資本」。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