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美】中美關稅戰「休戰期」協議進入倒計時之際,美國總統特朗普周日深夜在其社媒平台Truth Social發文,希望中國將美國大豆訂單量增至4倍,聲稱可以大幅減少美中貿易逆差,又能幫到中國的大豆短缺問題。對於中美會否繼續延期暫停徵收24%關稅的問題,特朗普周一稱「拭目以待」;中國外交部昨希望美方同中方一道,按照兩國元首通話達成的重要共識,發揮好中美經貿磋商機制作用,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礎上爭取積極成果。
依照中美5月在瑞士日內瓦第一輪磋商共識,關稅戰休戰至8月12日。外界關注會否繼續延長期間,預料兩國商務部門日內宣布。
稱助減貿易逆差 紓大豆短缺
在休戰期將屆滿之際,特朗普在Truth Social發帖稱:「中國正擔心其大豆短缺。我們的偉大農民生產出最優質的大豆。我希望中國能迅速將大豆訂單量增加到原來的4倍。」他又說,「這也是大幅減少美國對華貿易逆差的一種方式。我們將提供快速服務。感謝習近平主席」。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據中國海關數據,中國去年進口了約1.05億噸大豆,其中近1/4來自美國,其餘大部分來自巴西。其中,進口美國大豆2213萬噸,按年跌5.7%;進口巴西大豆7465萬噸,增長6.7%。
多自巴西進口 料4倍「極不可能」
路透社報道,如果進口量增至4倍,中國就需要從美國進口大部分大豆;作為美國大豆出口的最大單一市場,中國曾在上一個銷售年度吸收超過一半的美國大豆出口量;但目前,約七成的大豆進口來自巴西。北京農業雷達諮詢公司創始人項強尼(Johnny Xiang)表示:「中國從美國購買的大豆數量是平時的4倍,這是極不可能的。」
對於美國耿耿於懷的貿易逆差,中國駐美國大使謝鋒6月在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2025年度慶典晚宴發表演講時表示,貿易逆差不等於吃虧,並質問美方:「我(中國)想買的你(美國)不賣,光靠大豆、牛肉怎麼解決逆差?」
自美國向全球發起「對等關稅」後,中美暫未達成貿易協議。上周二(5日),特朗普接受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訪問時表示,如果達成協議,可能年底會上演「特習會」,「如果我們無法達成協議,我就不會舉行會晤」。
對於中美關稅戰會否休戰、繼續延期的問題,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昨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具體問題請向中方主管部門詢問。
遏進口俄油 或對華加徵關稅
另邊廂,美國副總統萬斯周日在接受霍士新聞採訪時指出,特朗普正考慮就中國進口俄羅斯石油一事對華加徵貿易關稅,儘管尚未做出最終決定。萬斯提到,美國與中國關係複雜,因為兩國關係牽涉其他與俄羅斯無關的事。
中國是俄羅斯石油最大進口國。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表示,中國與俄羅斯的貿易屬於國際法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