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局】美國總統特朗普和俄羅斯總統普京上周五(15日)在阿拉斯加州美軍基地舉行峰會。特朗普會後宣稱結束戰爭的最佳辦法是直接達成最終和平協議,而非自己之前尋求的優先停火,外媒更指他支持要烏方向俄割讓未失陷的烏東領土,來換取普京停止攻勢和俄烏終戰和平協議,被視為對基輔的打擊。惟在戰後對烏安全保證問題上,則傳出美國倡議北約框架以外的北約式集體防衛保證,滿足烏方部分要求。普京回國後公開形容此行「及時和極為有用」,俄方尊重美方立場。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周一將往華府見特朗普,「討論結束戰爭的所有細節」,料有其他歐洲領袖同場。
特普會縮短 「幾大議題」尚未談成
「特普會」原估計舉行6至7個小時,但最終雙方僅交談3個多小時。特朗普和普京只有在前者專車上短暫單獨共處,且在會後在翻譯陪同下簡短交談,正式會晤則臨時擴大範圍——美國有國務卿魯比奧、總統特使威特科夫加入,俄羅斯則由外長拉夫羅夫和總統外交助理烏沙科夫參與。會後午宴和原訂更多高官參與的第二輪會議取消,改由二人舉行不設答問的聯合記者會。
特朗普承認儘管雙方在許多議題上意見一致,但仍有「幾個重大議題」只取得進展而未談得成,「達成協議前都沒有協議」。普京則稱跟特朗普達成「共識」,但堅稱俄方立場未變,即必須解決所有導致烏戰的「根本原因」,又警告歐洲「切勿干擾和利用閉門交易破壞談判進程」。
澤連斯基明訪美 特促「達成協議」
其後特朗普接受霍士新聞台專訪,自稱為「特普會」打滿分,透露跟普京討論俄烏「互換土地」和向烏方提供安全保證的潛在可能性,「我們在這些議題上大致取得共識」。被問到上述棘手議題是什麼,特朗普則拒絕回答,但指認為和平協議已接近達成,但烏克蘭「可能會說不」,自己給澤連斯基的建議是「達成協議」。
綜合各方說法,特朗普見過普京後先跟澤連斯基單對單通電話,後者形容通話「悠長而有意義」,其後英國、法國、德國、波蘭、芬蘭和歐盟領袖以及北約秘書長呂特加入二人舉行另一輪長約個多小時的通話。到特朗普離線後,澤連斯基再跟歐洲領袖舉行第三輪的通話。其後,外界焦點轉而落在對烏安全保證。
儘管歐洲領袖發表聯合聲明強調俄方「不能有權否決」基輔加入歐盟或北約,但有份參與通話的意大利總理梅洛尼直言安全保證議題出現「最有趣發展」。路透社及法新社分別引述知情人士透露,美方提議在北約框架之外,為烏克蘭提供類似北約第5條對成員國安全保證,即烏克蘭不能加入北約,但在受襲時會獲集體防衛。歐洲領袖尋求釐清美方屆時角色,德國總理默茨及後指美國已準備好參與對烏提供安全保證。英、法、德為首的援烏「自願聯盟」今日會舉行視像會議商討。
達全面和議需時 若戰鬥持續對烏不利
不過,特朗普的表態變化仍為外界仍關注。有別於過去數月推動先行停火,特朗普如今在旗下Truth Social改口稱,各方認定俄烏最佳終戰方式是「直接走進可結束戰爭的和平協議,而非只達成通常無法維持的停火協議」。
據Axios報道,達成全面和平協議而非臨時停火協議,似乎是普京本人的主張,即特朗普有倒向普京立場之嫌。BBC分析指這對基輔來說是打擊,因達成最終和平協議需要時間,其間戰鬥似乎會繼續,「這適合俄羅斯而非烏克蘭」。惟默茨承認,如果全面和平協議能非常快速地達成,也許會比停火更好。
外媒:普京倡烏棄頓巴斯換全線停火
在「換地」倡議上,特朗普似也偏向俄方。《紐約時報》引述兩名歐洲高官指,特朗普向歐洲領袖表示自己支持以烏克蘭割讓尚未被佔領的頓巴斯地區(即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領土予俄羅斯來「結束戰爭」,而非只是尋求停火;作為交換條件,普京提出在烏克蘭其他戰線(包括赫爾松州和扎波羅熱州)上停火,並給予不會再次攻擊烏克蘭和任何歐洲國家的書面承諾。澤連斯基和歐洲領袖一直反對割讓烏方尚未失陷的領土,並在通話中提醒特朗普,普京經常撕毁書面承諾。路透社和《金融時報》都有類似報道。《紐約時報》還指,歐洲領袖也獲邀請參與周一在白宮上演的「特澤會」。另外,儘管澤連斯基和特朗普都表示支持美俄烏舉行三方峰會,但烏沙科夫否認「特普會」上有商討這點。
澤連斯基昨日警告,俄軍或在未來數日加強前線攻勢,以為談判創造最有利的政治條件,表明在這情况下會以不對稱方式反制。
(BBC/紐約時報/金融時報/路透社/法新社)
圖 – 在阿拉斯加的埃爾門多夫-理查森聯合軍事基地,美國總統特朗普(右)上周五以紅地氈迎接俄羅斯總統普京,旁邊停泊了數架F-22戰機。兩人其後站上標有「阿拉斯加2025」字眼的禮台握手合照。(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