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預測兩走向:韓戰式結果烏淪俄附庸

【政局】阿拉斯加上周五「特普會」落幕,烏克蘭的和平並未隨之而來。美媒評估俄烏戰爭兩種最可能結局正逐漸浮現——其一是烏克蘭割地但保住主權,在歐美保護下抗俄,出現韓戰式的結果;其二是烏克蘭割地又失去主權,重新落入俄國勢力範圍。

《華爾街日報》上周六(16日)報道分析,鑑於俄羅斯徹底征服基輔的可能已經遙不可及,烏克蘭全面逐出俄軍的希望也日漸渺茫,這場二戰以來歐洲最大規模戰爭可能出現以下兩種結局。

割地換西方安全保障 烏最佳狀况

其一是烏克蘭割地但獲安全保障。對於烏克蘭及其歐洲支持者來說,最佳狀况可能是將俄羅斯限制在俄軍已佔領的範圍內,相當於烏國領土的1/5左右。但最大的問題是其餘80%烏克蘭領土會發生什麼事。烏克蘭及歐洲盟邦希望結合強大的烏軍防禦及西方安全援助,來保障剩餘領土未來的安全及主權。然而,美國可能扮演何種角色仍不明朗。

這種結果將類似1953年韓戰停戰,《朝鮮停戰協定》讓朝鮮半島南北分裂至今,而韓國從當時起一直受美軍保護。但對普京而言,韓戰式結果無異於歷史性失敗,雖獲得部分領土,但實質而言失去對這個「兄弟國家」實際影響力,因此相信他接受的可能並不大。

第二種可能結果是烏克蘭割地並從屬俄國。從2022年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俄羅斯提出的要求包括縮烏軍規模、限烏軍武器和西方供應軍備,以及改變烏克蘭政治體制,其中包括憲法、領導階層,乃至語言、歷史和民族認同政策。

報道指出,烏克蘭面臨的最大危險不止是失去國內東部及南部,而是剩餘地區無力抵抗繼2014年和2022年後俄軍第三次入侵,這種威脅可能迫使烏克蘭順從俄期望,並將使烏克蘭剩餘地區淪為俄保護國。報道指這對烏克蘭這個原本渴望鞏固民主、融入歐洲和西方的國家來說,將無異投降。

(華爾街日報)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