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北極快運啟航 全球首條 寧波18天抵英 「冰上絲路」構想落地

【今日点击】全球首條「中歐北極快航」貨櫃航線昨日(23日)通航。「中歐北極快航」橫跨北冰洋,從寧波舟山港至英國菲力斯杜港(Felixstowe)預計需時18天,較去年開通的寧波舟山港至德國威廉港「中歐快航」再快8天,標誌着國家主席習近平2017年訪俄時提出「冰上絲綢之路」構想投入實質運營。

綜合央視新聞、《浙江日報》《福州日報》等報道,海杰航運旗下「伊斯坦布爾橋」貨輪昨天凌晨4時30分左右從寧波舟山港北侖港區啟程,裝載鋰電池、化工產品等貨物,沿北極東北航道(又稱北海航道),將在18天後直達英國最大貨櫃港口菲力斯杜港,成為首班負責「中歐北極快航」的貨輪。「中歐北極快航」覆蓋遼寧大連、山東青島、福建福州、福建廈門、上海、浙江寧波、英國菲力斯杜、荷蘭鹿特丹、德國漢堡,以及波蘭格但斯克。

暫夏季限定 爭全年通航

該航線為季節性航道,一般在每年6月中旬至10月末通航,預計全年可往返16趟。海杰航運明年將提供夏季固定航班,爭取全年通航。

據法國海運諮詢機構Alphaliner統計,海杰航運的冰區加強型貨輪運力約1.7萬標準貨櫃,其中「伊斯坦布爾橋」貨輪配備專業破冰設備,已在2023年與俄羅斯破冰船完成過冰區航行。「中歐北極快航」開通,也意味着吞吐量全球第一的寧波舟山港貫通全球主要通航大洋。

學者:保運輸自主安全

央視報道形容,「中歐北極快航」是一帶一路倡議下「中歐北極快航」建設重要實踐成果,將為中國高端製造、跨境電商、新能源等產業,提供更快捷、低碳的國際物流選擇。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中國國際貿易研究會副會長李志遠表示,多元的中歐貿易渠道保障中國運輸自主與安全,在當前動盪的國際貿易體系中增強外貿企業韌性,重塑全球貿易格局。

業界:避旺季擁堵搶商機

「中歐北極快航」較傳統蘇伊士航線縮短逾20天,福州外輪代理公司業務經理肖斌表示,航線能讓中國企業的聖誕商品提前搶佔歐洲市場,避開旺季物流擁堵。海杰航運香港分公司首席運營官李曉斌表示,首航艙位全部訂罄。「伊斯坦布爾橋」從福州裝載寧德時代新能源鋰電池、萬華化學化工產品等貨物,從寧波裝載超過1000個貨櫃。

習近平2017年7月在莫斯科提出中俄要展開北極航道合作,共同營造「冰上絲綢之路」;俄羅斯總統普京同年12月邀請中國參與建設北極交通走廊。俄羅斯邀請與中國合作共建的東北航道西起西北歐北部海域,東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途經巴倫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新西伯利亞海與白令海峽,是連接東北亞與西歐最短海上航線。

【專訊】波蘭因應「西部-2025」聯合演習關閉所有與白俄羅斯接壤的邊境口岸,致使承載90%中歐鐵路貨運的中歐班列陷入停擺。面對一年最關鍵的備貨旺季,浙江義烏外貿人士表示,更多貨物被迫提早出貨轉向海運,運輸時間將延長40天,季節產品銷售可能會受影響。

儘管「西部-2025」軍演上周二(16日)已結束,但波蘭仍宣布全部波白邊境口岸將無限期維持關閉,直至「波蘭公民安全得到充分保障」。根據歐洲鐵路貨運協會估算,目前85%至90%中歐班列需經波蘭入境歐盟,意味着約300列滿載貨物的列車滯留白俄。

據白俄羅斯總統府網站消息,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周一(22日)與中國高級官員會談討論相關問題。盧卡申科認為,波蘭近期舉動對中國不友好,屬政治行為,但他相信「中國可以輕鬆應對這個問題」。他強調,此事與白俄羅斯無關。

商家料衝擊季節產品

中歐班列中斷,逼使更多貨物轉向海運。第一財經引述義烏帽業外貿人陳鑫平表示,「我們新裝貨櫃已經決定走海運了」。他表示,貨櫃從中歐班列改成海運,運輸時間將延長約40天,「季節性的產品可能會影響銷售」。通過航空運輸可趕及時效,但其利潤無法支撐高昂運輸成本。

「聖誕季的商品這個時間段已經影響不到了。」義烏市聖誕行業協會負責人蔣江平說,為確保季節剛需貨品及時上架,今年全球客商落訂與外貿企業交貨時間都提前。與此同時,因貨值較低,聖誕季貨物走海運居多。

 

圖- 「伊斯坦布爾橋」貨輪(圖)周一在寧波舟山港完成裝載,昨凌晨啟程經北極航道駛往英國最大貨櫃港口菲力斯杜港,標誌全球首條中歐北極貨櫃航線開通。(網上圖片)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