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理會否決押後重啟對伊制裁 伊朗批英法德葬送外交

【政局】聯合國安理會前日(26日)否決由中國及俄羅斯提出延後重啟對伊朗制裁的決議案,意味由英國、法國和德國啟動的「回彈」機制限期屆滿後,對伊制裁會在周日(28日)格林威治時間凌晨零時(香港時間周日早上8時)恢復。伊朗昨召回駐英法德大使磋商,並威脅要中止與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合作。

伊朗威脅中止IAEA合作

英法德上月28日通知安理會,以伊朗違反2015年核協議為由啟動回彈機制,如其間無外交突破,聯合國在核協議前的對伊制裁將在30天後自動恢復。隨着期限將至,中俄提出決議草案,要求推遲6個月才恢復對伊制裁,但在前日安理會投票15票中僅獲4票支持,未達通過門檻(9票)。聯合國對伊制裁恢復後,將包括武器禁運、禁止提煉濃縮鈾、禁止發展可攜核彈道導彈、凍結伊朗相關個人及實體的全球資產並實施旅遊禁令、授權各國檢查伊朗航空及船運貨物。

IAEA前日確認核查員已獲准重返伊朗核設施,惟西方國家認為進展不足,不相信伊朗核計劃僅為和平用途。伊朗外長阿拉格齊在安理會投票後表示,伊朗一直是《核不擴散條約》的負責任成員國,以透明方式追求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批評西方扼殺外交路徑,「美國背叛了外交,而真正葬送外交的是英法德」。他警告若重啟對伊制裁,德黑蘭本月與IAEA達成的合作協議將中止。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昨稱,美國要求伊朗交出所有濃縮鈾,以換取3個月暫緩制裁,對此伊朗明確拒絕,強調「不可接受」。

國際預防危機組織(ICG)分析,伊朗對回彈機制似乎表現輕蔑,似因早已學會應對美國制裁,惟制裁仍可能加劇伊朗現有經濟困境,包括高通脹、貨幣危機及基建惡化等問題,且回彈機制不易逆轉,因要安理會達成共識。

(法新社/路透社/BBC)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