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美】《金融時報》(FT)上周六(27日)報道,美國大豆出口陷入困境,因中國全面暫停採購美國大豆並大舉囤積南美貨源,令美國農民面臨嚴重打擊。隨着新一個大豆出口季開始,美國政府數據顯示未有任何大豆售往中國,與去年同期已預售650萬噸形成強烈對比。適逢秋收季節,大豆庫存不斷積壓,價格持續下跌,農民叫苦連天。
華轉購南美大豆 利好巴西生產商
中國多年來一直是美國大豆最大買家,美國逾半出口大豆銷往中國。然而,隨着中美貿易談判陷入僵局,今年至今未有一粒美國大豆出口中國。中國改向巴西等南美國家進口創紀錄數量的大豆,導致美國各地農民「有收成無出路」,大量大豆無法銷售,價格下挫,生產成本卻因化肥等受關稅影響而持續上升。
美國明尼蘇達州大豆協會主席約翰遜坦言:「即使中美即時達成協議,也趕不及今季收成。」他指全美農民正面對「大豆過剩」危機,後果或極為嚴重。
自「特朗普2.0」對中國貨品加徵關稅以來,北京全面暫停購買美國大豆報復,嚴重威脅美國中西部農民生計。特朗普早前簽署行政命令,強調將動用關稅收入向受影響農民發放補貼,「農民暫時會受損,但最終會因關稅受益」。
2019年貿易戰時,「特朗普1.0」也曾推出230億美元(約1794億港元)紓困計劃,而該輪貿易戰最終最大贏家亦是巴西農民。美國出口市佔率大跌兩成,至今未能恢復。如今中國再度大幅減少美國大豆進口,今年1月至8月,巴西對華出口高達6600萬噸,佔其總出口逾七成半。分析指出,中國抵制美國大豆,同樣利好巴西生產商。
美國大豆協會首席經濟師格爾特直言:「只要中國繼續退出市場,農民財政壓力就會愈來愈大。」他說,農場破產個案已開始上升,「這種困境若持續下去,情况只會更壞」。
(金融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