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私域直播,與網絡公開平台任何人都能搜索進入的直播間不同。觀看私域直播,用戶需要通過主播發送特定的連結進入,這種模式的私密性成為不法分子坑騙長者的利器。
「我媽就看這個直播,一個月花近6萬元,買了30件不值錢的工藝品。」深圳王女士對《新京報》稱,今年9月,母親從湖北家鄉帶來兩件「珍藏」,分別是2988元的「鈔王之王」和2899元的「錯版文物之王」,稱是直播間裏的「富豪之子」為了阻止「小媽」轉移資產而低價售賣。
為打消母親的念頭,王女士帶着她跑遍深圳古玩市場,沒有人願收購;請專家鑑定一張民國紙幣,顯示該紙幣曾以160元拍賣成交,但其母至今都認為有巨大升值空間。
「負傷」稱古鈔險流入外國
回饋「爸媽」 售價百萬跌至千
無獨有偶,山東煙台鍾女士的母親,一個月內花了11萬元,買下所謂的「錯版鈔」、「古幣」。《新京報》記者進入相關直播間,見到主播手臂包裹石膏,聲稱要阻止「反派」將「一錯千金」(錯版鈔)賣給外國人。在上演「反派」嘲笑觀眾、與主播一方激烈「拉扯」的劇情後,主播宣布「低價回饋爸媽們」,稱「一錯千金」將於2028年起拍價120萬元,現在僅售2888元。
在王女士觀看的直播間,還有「反派」為解救被送至國際法庭的小姨,以收藏品賄賂官員,主播得知後派人拿到手,給直播間「爸媽」謀福利,稱「價值96萬元的紀念鈔,破價降至2588元」。
內媒揭多偽貨 投訴不絕
記者調查發現,這些「天價寶貝」實際價值極低,同類產品多為300元到500元之間。在黑貓投訴平台,發現直播平台累計投訴達1400條。
私域直播亂象引發廣泛關注。16省市消協組織在9月發布的「私域直播亂象調查報告」顯示,43.91%的消費者遭遇過同類誘導消費。本月中,國家市監總局價監競爭局一級巡視員楊洪豐在記者會上曾表示,已對私域直播虛假宣傳實施「全鏈條打擊」。目前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已立案30件,處罰及擬處罰金額近千萬元。
扮專家火爆 播完即毀難查處
私域直播平台造勢手法五花八門,有的使用數據篡改工具,通過虛假熱度和點讚數來營造「火爆」假象,還有的提供了「機械人暖場」功能,讓長者誤以為產品很受歡迎。
「機械人暖場」毋須觀眾
這些直播間通常會安排人員假扮專家,還會上演「下跪謝恩」等情景劇。一些直播平台還為私域直播提供了「機械人暖場」功能,執法人員調查發現,開啟平台的機械人暖場功能後,即使直播間沒有一個真實觀眾,屏幕上也會顯示大量熱烈的評論,且這些評論的內容和頻次,均可事先設定。
一些直播主播表現謹慎,在口播內容上不直接違規,而是通過彈幕中的「消費者」提問,間接傳遞違規信息,如暗示治療效果或誇大功效。近日還有主播特意提醒「爸媽們」,所賣的貨品價值幾十萬元人民幣,現在不允許上市,收到貨後要保密。
有稱暫不准上市 囑收貨收聲
對這些平台追究責任難度大。由於大部分私域直播不支持回播,一些不法商家往往以「播完即註銷」、「更換平台」等手段銷毀證據,加上相關平台和服務器分散在全國各地,專家指導致取證成本高且仰賴平台的配合程度,查處難度大。
(明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