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首試氣炸鍋 烤雞翼「宇宙第一」 特製家電上天 6太空人「會師餐」惹熱議

【中华】中國載人飛船神舟21號乘組上周六抵達太空站,行李包括一部太空熱風烘烤機(俗稱「氣炸鍋」)。在神舟20號今天(5日)返回地面前,兩個乘組6位太空人首次在太空吃上即烤即食的雞翼、牛扒等佳餚,一眾太空人直言「在天上吃到這口太難得」。有關太空人「會師餐」畫面,引起海內外社交平台熱議。

「天宮」太空站的短片所見,白色外觀的氣炸鍋只有溫度、時間兩個控制旋鈕,太空人將腌好的6隻雞中翼固定在有網烤盤,放入氣炸鍋,經高溫180℃、加熱28分鐘後,香氣撲鼻的奧爾良風味烤雞翼便製作完成。「神21」太空人武飛端出烤盤時,其他人忍不住讚歎:「滋滋冒油呀,色香味俱全。」

除了雞翼,「神20」的王傑、武飛兩個內蒙古人,還聯手烤製了一碟熱氣騰騰的黑椒牛排,讓「神20」的指令長陳冬一飽口福。「很不容易呀,能在太空中烤牛排。」王傑感歎。

爐內抽油煙 可運行500次

央視報道,太空站作為封閉的生活居所和科學實驗室,對空氣質量要求極高,絕對不能產生油煙污染。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劉偉波指出,該太空氣炸鍋設備採用高溫催化,以及多重過濾的油煙處理技術,等於把抽油煙機融合到爐子裏面,實現無油煙的烹飪。

另外,科研人員給太空氣炸鍋配備殘渣收集器、加熱網、烤盤和網籠,解決食物在太空漂浮的問題。「在空間站(太空站)上使用這類烘烤機,這件事在世界上是首次。」劉偉波稱,該氣炸鍋溫度可提高到190℃,食物可以烤到焦黃、焦脆,能連續可靠運行500次。

即開即烤牛扒花生麵包

科研人員還為太空人準備了其他半預製菜,太空人只需簡單操作,幾十分鐘就能製作美食,吃上烤花生米、蛋糕麵包等。劉偉波說,對比60年前蘇聯太空人加加林只能吃鋁軟管裝的肉泥,如今中國太空站擴展到了190多種菜品、能排出10日不重複的食譜,讓在密閉空間環境生活幾個月的太空人,擁有「滿滿的幸福感」。中國航天局日前通報,2026年將有太空人開展一年以上長期駐留太空站試驗。

神20今晚返地球

神舟20號乘組昨向神舟21號乘組移交太空站鑰匙,駐留超過180天的太空人陳冬、陳中瑞、王傑,今晚隨神舟20號返回艙返回東風着陸場。

【專訊】太空食品一向是「全預製菜」,即開即食。為提高太空人「生活水準」,中國航天部門推出烤雞翅等「半預製菜」,甚至開啟「太空菜園」,至今為太空人提供4.5公斤新鮮果蔬。

在太空微重力環境下,食物碎屑可能損壞精密儀器,所有食品均經過特殊處理。製成膏狀、塊狀或保持適當黏度,避免「食物逃跑」。太空站食品過去主要是即食食品以及脫水食品(即加水復原後食用,如粥、湯、炒菜)。這些食品通過脫水、真空包裝等技術,延長保質期。

第一個在太空進食的是前蘇聯太空人加加林,在1961年4月的任務中,他的主菜是牛肉、肝臟,這些食物都是從管中擠出來吃。今時不同往日,現時太空食品種類繁多,營養豐富又美味。可以利用加熱設備享用類微波食品,甚至利用太空站資源,種植植物。

兩年培養7果蔬 產量4.5公斤

中國自2023年神舟16號任務開始,培養研究與驗證在軌植物基質,迄今培養10批次包括生菜、櫻桃番茄、紅薯等7種植物,為太空人提供4.5公斤果蔬。其中生菜和櫻桃番茄,更是實現「種子到種子」的全周期培養。

(明报)

圖- 經過180℃、28分鐘的「氣炸」後,太空人端出雞翼可見表皮金黃,「滋滋冒油」。(短片截图)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