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时报讯】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在云南曲靖市发现4.2亿年前身披奇特鳞片的古鱼—丁氏甲鳞鱼化石,证明早在志留纪(4.44至4.19亿年前)地球就已经进入「鱼类时代」。
新华社3月10日报导,相关成果已于近日发表于国际期刊「公共科学图书馆期刊」(PLOS ONE)。
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朱敏表示,这条丁氏甲鳞鱼20多公分长,身体覆盖厚密、坚硬的菱形鳞片,如同身穿盔甲的武士。
随著鱼类的演化,如今常见的鱼类鳞片已变得很薄。
丁氏甲鳞鱼(Sparalepis
tingi)的名字由朱敏团队命名。属名意指鳞片类似古波斯步兵手持柳条编织而成的矩形盾牌,种名则是为纪念云南曲靖志留纪剖面的命名人、中国地质学奠基人之一的丁文江。
朱敏表示,在4亿多年前的志留纪及之后的泥盆纪,云南曲靖是一片温暖的赤道海滨,也是许多门类生物、特别是脊椎动物的演化乐园。除了丁氏甲鳞鱼外,还居住钝齿宏颌鱼、长孔盾鱼、梦幻鬼鱼、云南鱼类、宽背志留鱼、初始全颌鱼、长吻麒麟鱼等潇湘脊椎动物群成员。
丁氏甲鳞鱼也成为继梦幻鬼鱼之后,第二种较完整保存的志留纪硬骨鱼。这项发现为探索有颌脊椎动物的早期分化及硬骨鱼类的起源提供新的化石实证。
丁氏甲鱗魚復原模擬圖。